子最先达到了皮红的状态,柱子和他爹天不亮就起床摘桃子了,摘满了几大筐后,就赶忙往集市赶去。到了集市,他们找了个好位置,把桃子摆得整整齐齐的,那一个个皮红圆润的桃子,在阳光下泛着诱人的光泽,散发着阵阵甜香,很快就吸引了不少顾客围了过来。
“哟,这桃子看着真不错啊,多少钱一斤呀?”一位大妈走上前来,拿起一个桃子端详着问道。
柱子笑着回答:“大妈,这桃子可甜了,两毛钱一斤,您尝尝。”
大妈尝了一口,脸上立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道:“嗯,是挺甜的,给我称上五斤吧。”
有了这个好开头,柱子家的桃子卖得特别顺利,没一会儿工夫,几大筐桃子就卖得差不多了。柱子看着手里的钱,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想着多亏了陈叔说的那句“皮红摘下来,赶快向外卖”呀,不然这桃子指不定还得遭啥变故呢。
而村里其他人家的桃子也陆陆续续地运到了集市上,整个集市上到处都弥漫着桃子的香气,桃源村的桃子因为品相好、口感佳,成了抢手货,价钱也卖得挺可观的。
就在大家都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忙着卖桃子的时候,邻村有个叫王二的果农,他看着桃源村的桃子卖得这么好,心里很是羡慕,可他家的桃子却没这么好的销路。原来啊,王二觉得桃子在树上多待几天肯定更好,就没听老陈之前分享给他的经验,一直拖着没摘桃子。结果,和当年李大爷家的情况差不多,一场雨过后,他家的桃子好多都坏掉了,能摘下来卖的没剩下多少,而且品相也不好,到了集市上根本没人问津,只能低价处理了,王二那叫一个后悔呀,直拍大腿,懊恼自己没早点把桃子摘了卖。
桃源村这一年靠着卖桃子,家家户户都挣了不少钱,大家都对老陈感激不已,觉得要不是他传授的这个宝贵经验,他们可没法有这么好的收成。老陈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也笑得合不拢嘴,说道:“这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经验啊,咱们照着做,准没错,以后大家可得继续把这些经验传下去,让咱村的桃子一直都能卖个好价钱。”
到了晚上,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们都回到了村里,村子里热闹非凡,大家聚在一起,一边品尝着自家剩下的桃子,一边唠着家常,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丰收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