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每一层灰浆都要均匀,这墙就如同做人的脊梁,要挺得笔直,才能撑起一个家。”周宁拿起一块砖,学着父亲的样子,认真地砌了起来。他发现,要把砖放正、灰浆抹匀,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房子的主体结构完成后,就到了修建洋沟的时候。周老爷子蹲在巳位,对周宁说:“巳时,太阳渐热,这个方位的排水最为顺畅。洋沟虽小,却关系到整个院子的干爽和卫生。如果排水不畅,下雨天院子里就会积水成灾,蚊虫滋生,一家人的健康都要受到影响。”周宁看着父亲精心设计洋沟的走向和坡度,心中对这些传统的建房规矩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最后是架梁。周老爷子亲自爬上脚手架,指挥着众人将大梁缓缓升起。他大声喊道:“午时和未时,太阳最烈,阳气最旺。此时架梁,能让房子承受天地间的阳气,变得坚如磐石。梁,是房子的主心骨,一定要选最好的木材,用最精湛的手艺来打造。”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下,大梁稳稳地落在了预定的位置。周宁仰望着那根粗壮的大梁,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在周老爷子的精心指导下,刘大伯家的房子顺利完工。当刘大伯一家搬进新房的那天,整个村子都沉浸在喜悦之中。周宁也在这次建房的过程中,对那句“寅窗卯门辰在墙,巳在洋沟午未梁”的谚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不再怀疑,而是从心底里认同了这些古老的智慧。
时光荏苒,周宁渐渐长大,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工匠。他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和对传统的敬畏之心,无论走到哪里,建房时总是严格遵循着那句谚语。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更是对乡村文化和家族精神的坚守。
有一年,村里遭遇了罕见的暴风雨。许多新建的房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而周宁按照传统规矩建造的房子却安然无恙。那些曾经对他的做法表示怀疑的人,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周宁知道,这是老祖宗的智慧在守护着大家。
如今,周宁也有了自己的徒弟。每次开工前,他都会像当年父亲对他那样,耐心地给徒弟们讲解那句谚语的含义和建房的规矩。他希望这份古老的技艺和智慧,能够在年轻一代的手中继续传承下去,让乡村的每一座房子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