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他早在番禺市舶司建成后,就命人组了商队,听闻已是收到一批海外货物,正赶着回京,不日便会到了,实在遗憾。”
濮氏闻言,面上也出现可惜之色,心中想着他们后日饮宴,不若找个时机装作偶遇,也好结交?
王昌懿已是组建出海商队,他们濮氏没有办法办下出海证,可要是搭他王家的船呢?
不成,王家也是大户,他们经营良多,只怕自己的货物都不够带的,如何还能替自己捎带货物?
再者说,他们也不熟悉,无亲无故的,刚结识就提这番要求,只怕给人感觉太市侩了些,不妥!
可若再要拖唉,也实在拖不下去了啊!
“王家运气好,官家早早收了巴蜀,让他们成为大宋子民,得以享受大宋这些政策,唉”濮氏又一声长叹。
李沆此时已是闭嘴不再言语,他可看出来了,张咏适才那句言语,便是为了同濮家对上话,没自己什么事。
“濮兄可说错了,”张咏正色摇头,“哪里来的运气,都是王兄下得决断好。”
“哦?此话怎讲?”濮氏果然有了兴趣,睁着一双充满探究的眼睛,好奇得看向张咏。
“你是不知,”张咏故作高深,“川蜀还是孟家地盘的时候,王兄便已经有了打算了,当初,他早看出川蜀必定归于大宋,想着等到那个时候再要做中原的生意,与之相争者不在少数,中原也有不少富户,定也有瞄准他们巴蜀,所以啊”
“所以如何?”濮氏追问道。
“王兄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留王家旁支继续在巴蜀经营产业,自己则带着王家大半财产,与妻儿来了开封,做了大宋子民。”
张咏说到这儿已是很清晰,便没有再说下去,濮氏愣怔,过后喃喃道:“他果真是个厉害人物,难怪能将王氏商行发展成眼下这等规模。”
加上又组建了商队出海濮氏看了一眼坐在赵德昭下首的洛晟,想着王氏商行,还真不一定会输给洛家了。
“是啊,待官家收了巴蜀,果真一批中原商人朝巴蜀而去,王兄可便占了先机,他本是巴蜀人氏,又留了旁支在巴蜀,不论从商品质量,还是价格,以及之后转运行程规划,都了如指掌,其他人还在巴蜀转圈呢,他便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