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定风波
上回书说到,那老头揶揄了王知州便领了四个女官往那荒寺的山门而去。
山门前,那些个兵丁见有人过来,便纷纷站起,望持刀仗剑了望那来人。
那老班一眼看罢,便是一个魂飞魄散,怔怔了小声惊呼出口,喃喃道:
“他怎的来了!”
认识麽?
怎的不认识他,别的厢军倒是个平常,这位爷爷便是看也不看一眼。
但是,他们这帮人与这老头倒是个积年的老相识。
别人姑且不说其他人来。这老班自幼丧父,这孤儿寡母的在这乡里且是不好过活。只因无良之人常有“踢寡妇门,刨绝户坟”的事亦是个常态。谁让你家没个撑事的?
那位说了,农民都是那种老老实实的,很淳朴的啊?怎的会有这样的事?
哈!那是你还没触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一旦触及,你就能看到他们的兽性。那是全村的人给你干!而且不管他们所谓的自身利益是不是合理合法。那叫一个警察去了都没用。
越贫困的地区越是这样。我是宁愿相信大部分农民都是善良的,但是他们干出来的事,却是一个不敢恭维。
也别不信,你觉得农村家庭玩命的生男孩为什么?生一个还不够,至少生个七八个才够用。那是计划生育严苛到拆屋扒房,拉着人绝育都管不住的!
看不出这种怪现象是为什么吗?
男丁也!家里兄弟七八个,便是宅基地也能多分的一些。这还是在新中国!
搁在古代?一旦家里没了撑事的男人,在没有男丁。那帮善良的人倒是能把你的田产房屋都占了去。
那老班自幼于老母受的乡邻的欺负,只得仗了身强胆壮与人交接。
这时间长了便得了一个豪横乡里的恶名。
如此到得弱冠之年便是惹了乡人不忿。为了田地的水源与人殴斗。
谁知晓那人竟不经打,且惹下了一个人命的官司。便被那家人众多的男丁结伙绑了见官。
当官的也不想趟了这滩浑水,又怕再出了人命影响了仕途。乡县司衙便将他草草的判下个汝州充军,算是宁事息人。
然这厮又是个秉性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