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 第93章 李白很有可能不是人(3/4)
沈言之又忍不住笑了。

    难怪妲己、李清照和刘据刚才笑成那样。

    原来孩子们努力抬起自己的下巴,是想尝试把自己的头举起来,都发出便秘的声音,一个个因为使劲涨红了小脸了。

    “孩子们,这个举头的举,不是举起来的意思,而是抬起头的意思。

    举头望明月的意思是,抬起头遥望明月,不是用手把头举起来。”沈言之憋着笑对孩子们解释。

    “嗯?”孩子们瞪大了眼。

    沈言之差点没哈哈大笑了。

    这些小屁孩,怎么那么可爱。

    小嬴政也少有的表现出那么幼稚可爱的一面。

    啊对,伟人毛爷爷说过“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里面略输文采的两位,不就是嬴政和刘彻?

    现在看来,嬴政确实是生的年代太早了,那个年代没有什么诗词歌赋的积累来启蒙他。

    不过,这也怪不了孩子们,甚至怪不了和李白同在唐朝的小兕子和李弘。

    毕竟哪怕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繁盛的唐朝,真正文化繁盛起来,那也是到了武则天时期才开始的。

    隋炀帝杨广改进科举制,可那时候的科举,批阅考卷的时候,是不会遮住考生的名字的。

    批阅考卷的老师,能知道自己批改的,是谁的试卷。

    而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私心的。

    因此能通过科举出头的,大部分还都是本身就有好出身的考生。

    武则天规定了弥封糊名法,也就是科举考试批改考卷的时候要把考生的名字遮住,杜绝了阅卷老师徇私抬自己的学生,或者抬自己认识的人的可能。

    自那时候开始,底层的读书人,才有了真正畅通的上升渠道,才激发了那么多出身寒微的底层读书人的读书热情,才造就了后来大唐繁盛的文化气象。

    这又怎么怪得了这群孩子不能真正理解李白的诗?

    何况他们也都才三岁左右,最大的李秀宁也才四岁。

    “园长,这个怎么用?怎么倒不出来?”这时候,厨房那边传来妲己的声音。

    “来了。”

    沈言之让孩子们自己继续在活动室玩,就到厨房去,看到妲己正拿着一个研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