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话历史兴衰演义 > 第4章 尧舜仁义表率(1/7)
    有诗说:

    百岁光阴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

    这诗意思啊,人生百岁光阴就跟河水一样流得飞快,但要是你修得好德行,名声啊,就能留下来。至于儿孙的事儿,那是儿孙自己的福气,你瞎操什么心呢?哎,我看这诗说得有道理,不操心!什么事儿都得看开点儿。

    好了,言归正传,话说这尧帝,本名叫陶唐氏,人家不是一般人啊,他可是高辛氏的儿子,还排在挚的弟弟位上!生在哪儿呢?生在丹陵,还是个“二胎”,妈妈那边是伊侯国的。尧小时候就不简单,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帮他哥挚搞个什么植封(别问我这是什么,反正就是干活儿),后来还封了个“陶”,十五岁就被改封为“唐”,你看这走仕途的节奏多快!所以他还有个外号,叫“陶唐氏”。这家伙十八岁就上岗当天子了!那年正好是火德当旺,所以呢,尧崇尚白色!你问为什么?这跟风水有关系,咱先不深究,总之尧搬家了,搬到了平阳安邑,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平阳县那地儿。

    尧不愧是帝王,智商跟神仙似的,仁义堪比天!他那气场就像太阳一样灿烂,离近了烧得你热乎乎,远了你还得抬头仰望,就像看云彩似的。住的房子是什么样的呢?草盖的屋顶都不修整,喝汤呢,汤里还不加盐!简直是“苦行帝王”的典范!吃饭用的啥呢?上等的簋碗装饭,土铏装水,咱们现在看觉得“哇,真朴素”,其实人家那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可别以为尧光忙着吃饭了,他还动脑子呢!尧帝啊,命令羲氏、和氏这些专业户给咱们搞出了闰月制度,啥时候该种地,啥时候该收成,全都定得明明白白。还有个小趣事儿,尧的庭院里长了个神奇植物,叫“蓂荚”,这玩意儿每天长一片叶子,十五天长十五片,十五天后又每天掉一片,刚好一个月!月小的时候还会留一片叶子不掉!这简直就是古代的“天然日历”啊,谁要是记性不好,看这树就能知道啥时候该发工资了!

    尧帝还喜欢“巡山”,这天他跑到华山那边,遇到个华封人,华封人上来就祝福尧帝:“祝尧帝福多寿长,还多生儿子!”尧帝一听,摆摆手说:“诶,别别别,生儿子多了麻烦啊,富贵了麻烦更多,活得长了丢脸的事儿还会多!”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