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谊《过秦论》写到,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秦始皇建立不朽的功业,成为千古一帝,这不是秦始皇一个人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其先辈的六世奋斗,哪六世呢?从秦孝公嬴渠梁开始,历经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赢柱和秦庄襄王赢楚,也就是秦始皇的爹嬴异人,这六世无一昏君,励精图治,才有如此之霸业。我以为啊,秦国统一六国,而不是其他的诸侯国,原因最重要的是商鞅变法,以法制天下,而不是因个人偏好治国,立国之本有了,大秦基石稳了,制度上的优势真的是降维打击。还有很重要的就是秦惠文王很关键,不像其他的什么魏文侯、楚悼王、齐威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等虽然都是雄主,但基本传到二代就没法延续了。秦惠文王曾经被商鞅杀鸡儆猴,有挺大仇恨,虽然上位后车裂了商鞅,但是毅然延续了商鞅法制,继续强国,算是夯实了大秦地基,后世就如鱼得水了。
话说啊,在很久很久以前,有那么一个姓嬴的小部落,他们原本是舜帝手下的大臣伯益的后代,后来出了一个叫蜚廉的家伙,蜚廉的儿子恶来,那可是力大无穷,跟纣王混得挺近。结果呢,武王伐纣,恶来和他的主子一块儿玩儿完了。恶来死后五百年,出了个叫非子的,住在太邱,特别喜欢马,养马技术一流。周孝王一看,行,就把他派到汧水和渭水之间去管马,嘿,这马养得那叫一个膘肥体壮。孝王一看,高兴坏了,就封他为附庸国的国君,还把一块地儿给了他,这地儿就是后来的秦国。
然后呢,秦国就这么一代代传下来了,什么秦侯啊、公伯啊、秦仲啊、庄公啊,一直到襄公,这哥们儿可是个狠角色。周幽王那会儿被犬戎给欺负了,襄公挺身而出,把犬戎给打跑了,还护送平王迁都洛邑。这一战下来,秦国可算是捡了不少便宜,把周朝那些没人要的地儿都给占了,从此秦国开始崭露头角。
再后来啊,又传了文公、宁公、出子。这出子运气不太好,被他的三个叔叔给篡位杀了,然后武公上位。武公之后呢,德公、宣公、成公,一直到穆公任好,这家伙可是个能人,吞并了十二个国家,地盘扩大了上千里,把西戎给收拾得服服帖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