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太重搬不动,曹叡就让人铸了两个新的,放在司马门外,叫“翁仲”。他还在芳林园堆了座土山,种上花草树木,养上禽兽,谁劝都不听。曹叡性格急躁,谁修宫殿超过了期限,他就亲自召来责问,话还没说完,那人就已经人头落地了。这样一来,人心都散了。
曹叡还派太尉司马懿去打辽东的公孙渊。公孙渊派大将卑衍、杨祚守在辽隧。司马懿说:“敌人大军都在这里,老巢肯定空虚,我们直接打襄平,肯定能打下来。”于是他就多张旗帜,假装要从南面进攻,卑衍等人果然上当,把精锐部队都调去南面了。司马懿就偷偷渡过辽河,从北面进攻,直奔襄平。卑衍等人带兵迎战,被司马懿打得大败,襄平就被围住了。
公孙渊那是真急了,粮草都吃完了,人吃人呐,最后想突围逃跑,结果被司马懿给追上了,一刀就给斩了,辽东这块地方算是彻底平了。那时候啊,天上还出现了彗星,一会儿在大辰星那儿,一会儿又跑到东方去了。张掖柳谷口那儿的水还泛滥了,冲出来好多宝贝,还有七匹石马和一头牺牛的石像,上面还刻着字呢:“大讨曹叡以为瑞”。您说这事儿巧不巧,本来以为是吉兆呢,结果后来司马氏专权了,把曹家欺负汉家那套,一一还给司马氏了,这才叫“大讨曹”呢。那牺牛啊,就是说把牛赏给马了,您说这解释逗不逗?
魏国的皇帝曹叡,那可是病得不轻。司马懿打完仗回到洛阳,曹叡拉着他的手说:“我把后事都托付给你了,你和曹爽一起辅佐我的小儿子,我就是忍着不死,也得等到见你一面,这才没遗憾啊。”说完,还把两个王子叫来,指着齐王曹芳说:“这就是,你好好看看,别记错了。”那时候曹芳才八岁,立马就被立为太子了。
这明帝啊,沉稳果断,对大臣们也很尊重,就算大臣们直言进谏,他也从不发火,这皇帝的肚量也是没谁了。可惜啊,他光顾着眼前,不考虑给后代留点德业,稳固国家的根基,结果大权旁落,被司马氏给篡位了,真是可惜啊。他在位十三年,一死,太子曹芳就继位了。
这曹芳啊,是明帝的养子,谁也不知道他亲妈是谁。曹爽和司马懿一起录尚书事,受遗诏辅政。那曹爽啊,用了何晏、邓飏、丁谧的计谋,把郭太后迁到永宁宫,自己独揽大权,任用亲信,还改了好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