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一看形势不妙,带着两千多男女逃回了海岛。
朝廷一看谢琰挺能打,就让他当会稽太守。可这家伙,当了太守就不管武备了。孙恩一看机会又来了,又攻打会稽,谢琰被打败,死了。孙恩又转攻临海,朝廷那是大惊失色,派兵去打,结果没打赢。这时候,刘裕出场了,他当上了下邳太守,去郁州打孙恩,打了个大败仗。孙恩又攻临海,被太守景辛给打败了。孙恩带着抢来的三吴男女逃跑,结果死的差不多了,他自己也跳海自杀了。他的小弟们也跟着跳海,被称为水仙。剩下几千人,推举孙恩的妹夫卢循当头儿。
卢循这家伙,长得帅气,还有才艺,但心里头不安分。桓玄想安抚东边,就让卢循当永嘉太守。卢循虽然答应了,但抢劫杀人的事儿没少干。桓玄让他哥哥桓伟当江州刺史,镇守夏口,还派了司马刁畅去襄阳,让皇甫敷、冯该守隘口,训练士兵,等着朝廷出乱子。他还老派人给朝廷送祥瑞,给会稽王道子写信,说王恭的事儿,元显吓得不行。
张法顺给元显出主意,说桓玄刚得荆州,人心不稳,让刘牢之当前锋,大军跟上,就能打败桓玄。元显觉得有理。这时候,武昌太守庾楷来找元显,说愿意当内应。元显大喜,派张法顺去京口找刘牢之,刘牢之觉得难办。张法顺回来跟元显说,刘牢之可能要反,不如杀了他。元显不听,大治水军,让刘牢之当前锋,谯王尚之当后部,去讨伐桓玄。
桓玄一听,大惊失色,也起兵反了。桓玄的兵到了姑熟,刘牢之又反了桓玄,元显的军队溃散。桓玄进了建康,自己当了太尉,掌握了大权,杀了元显、谯王尚之等人,还让刘牢之当会稽内史。刘牢之一看,这是夺我的兵权啊,灾祸要来了。他召集手下商量,想占据江北讨伐桓玄。参军刘袭说:“最不可行的事就是反叛。将军你反过王恭,反过司马元显,现在又反桓玄,一人三反,怎么立足?”说完就走了,手下也都跑了。刘牢之害怕,带着手下往北跑,到了新州,上吊自杀了。道子他们也都死了。
桓玄刚上台那会儿,那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踢掉了那些奸臣,提拔了不少贤能之士,京城的百姓们都乐开了花,以为这下子能过上几天安稳日子了。可没过多久,桓玄就原形毕露,奢华无度,政令朝令夕改,拉帮结派,把朝廷那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