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刘备觉得赵祯性格温和而真诚,故意夸张地表现自己情绪,以打消对方的疑惑。
从赵祯的表现来看,刘备的表演起到了效果,让他开始思考刺杀事件背后的真相——袁绍的警告。
现在刘虞在袁绍手中,不管刘虞主观上怎样想,袁绍的意思就是他的意思。
在谈话中,赵祯迅速意识到这一点,并且提醒刘备站队。
再深入分析一点,刘虞明明有直接号令刘备退兵的本领,但他却没用。
这算是刘虞与袁绍关系不佳的证明,亦或是袁绍还打着别的算盘?
刘备脑袋越想越乱,错综复杂的局势令他异常烦躁。
之前袁绍还想拥立刘虞称帝呢,鬼知道刘虞到底对袁绍什么看法。
说到底,刘备对冀州和幽州了解还是太少。
沉吟片刻后,刘备叫来陈群是仪等人,商议如何应对这封信件。
众人听完前因后果,俱陷入沉默。
明明能让刘备直接撤退,却没有这么做,反倒煞有其事地来了一次“警告”。
陈群说道:“这可能是赵王向袁绍的一次示威。他或许担心对袁绍百依百顺的话,最终会被袁绍推进黄袍加身的深渊。”
长孙无忌则道:“赵王以道义处世,兴许主观上有不想冤枉主公的意思。”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最终也没谈出个所以然来。
长孙无忌建议道:“事出突然,我们对赵王和袁绍了解太少,因而只能胡乱猜测而不能选择出正确结果。主公不妨派人分别拜访袁绍和赵王,试探一番二者态度。”
“如果是赵王向袁绍示威,那我们便无需担心赵王令主公退兵。主公可暗地与赵王结盟,施压于袁绍,避免袁绍强推赵王称帝。”
“如果袁绍另有打算,亦可探查一二。”
陈群补充道:“赵祯为赵王亲信,二人之后此后必会有书信往来。主公不妨将赵祯留在青州,与其交好,如此亦可试探赵王想法。”
刘备现在处于无计可施的状态,便接受了长孙无忌的建议,派孙乾拜访袁绍,是仪拜访赵王。
做好安排后,刘备忽然意识到一点:自己现在是公孙瓒的盟友,却向他此生大敌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