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 > 第309章(1/2)
    当日那场正旦大朝会,京城里面但凡五品及以上的文武官员全部都要参加,这是国家一年计划之始,很多国家大计都会在大朝会上面宣布,六部百司也会按这个大方向前进。

    结果如此隆重的场合,老朱陛下脑子一热,在前面那些改革全部得到顺利施行之后,在百官听到自己俸禄上涨正为此欢欣鼓舞的时候,直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出了修路搞基建的计划,并宣布打算将此定为百年国策。

    这下可算捅翻了马蜂窝,整个奉天殿都沸腾了。

    那可是大朝会啊!

    如此隆重的场合,老朱陛下不计后果地公然说出修路搞基建,还将此策定为百年国策。

    最重要的是,这个国策,他并未得到六部百司等官员的认同。

    现在大明的朝堂风气,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

    朝政国事都是君臣一起商量,就算政见不合,那也是暂时搁置,私下里老朱陛下再与几位重臣继续商量,争取说服对方,最后与重臣们达成一致后便对外公布。

    这次老朱陛下却单方面宣布修路造船,着实让朝臣们惊愕万分。

    于是奉天殿里面顿时炸锅了。

    新任监察院左都御史刘伯温站出来激烈反对,有人带了头,剩下的人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纷纷出班反对。

    理由嘛,正是劳民伤财,国库空虚无以为继。

    站在臣子的立场上,老朱陛下修路搞基建的决定是劳民伤财的,如今正值大战在即,大明对外战事不断,本就空虚的国库不知要支出多少钱粮。

    而且这国策一旦定下,那就不只是今年,而是以后的每一年,朝廷都要拨出一大笔巨额开支,不知道多久才能够缓过气来。

    这种对外战争的节骨眼上,老朱陛下还要动工修路,简直是昏聩之极。

    殿内反对声此起彼伏,于是乎老朱陛下无奈地向朝臣解释以工代赈的道理,可朝臣们并不接受。

    因为推行下去实在是太难了,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将是一场大乱。

    诸多反对的声浪里,有一位御史跳了出来,此人名叫韩宜可。

    嗯,也就是上回李祺在中秋夜宴上面结识的那位。

    起初因为反对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