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填满,不留痕迹,就像他从没来过一样。
不知道过了多久,张云凌这才恢复了意识,他将目光重新落到眼前的景物时,却看到不远处有一间木屋,屋前正燃烧着一个火堆,不断的冒着灰色的烟雾。
看到那橙黄色的火苗,张云凌感觉身体更冷了,于是加快脚步向着木屋走去。
走到近前,只见火堆旁正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人与张云凌一样是个满头花白的老者,另一人相比起来虽然年轻,但也能在他那一头黑发中看到几缕白髯。
张云凌向着二人的方向踉跄的走了过去,后者也发现了向着火堆走来的张云凌,很客气的招呼他过来围着火堆坐下。
张云凌微笑着点了点头,便一屁股坐在二人对面,三人就这样在漫天大雪中烤着火,沉默不语。
感觉气氛有些压抑,张云凌开口说道:“感谢二位允许我在这里取暖,不知如何称呼?”
那位略显年轻一些的男子回答道:“小生名叫杜甫,是从京城逃亡出来的。原本带着一家妻儿居无定所,也是碰巧遇到这位老先生收留了我们,才能相聚于此。”
听到这人自称杜甫,张云凌虽然有些震惊,但如今身在这种窘迫的处境,他也已经无心顾及这些了。
张云凌点了点头,便转头看向那位老者,正欲开口询问,不料对方却先反问道:“许久未见,你的诗写得如何了。”
听到这话,张云凌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便回忆起来,这老者原来就是十几年前城峰镇的那个在山脚下种菜的自称李白的老头。
“唉,才疏学浅,何以作诗。”张云凌叹声说道。
老者摇了摇头,不再开口,默默地拿起手里的烧火棍往身前的火堆里添柴。
一旁的杜甫抬头看向逐渐入夜的天空,缓缓长吟:“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哎呀,好诗。”老者在一旁赞赏道。
张云凌无奈的笑了笑,他当然知道这位杜甫是何等人物,可让他不解的是,当初找到这位老者时,对方明明自称不懂诗词,可为何现在又能和杜甫混到一起去呢。
老者仿佛看穿了张云凌的想法一样,他正要再次出言询问,老者又先开口打断了他:“当年老夫告诉你自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