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是在北方,普遍都离京都近,也有可能等国家分配就够了。
要是这样,那她也只能说一句时运不济。
“行吧。”
李爱花听到闺女胸有成竹的语气,便不再继续否认了。
“那明天我们要带着鸡蛋去吗?还是先问好,回头再带着鸡蛋去?”
“当然是带着一起去了,打铁要趁热。
口头约定,又不是签了合同。
万一等我们回头带着鸡蛋过去,人家又不认账了,我们也拿他没法子不是。”
说起来,胡林想起了两年前去县城时,在供销社瞧见的售货员的态度。
一想到,要和他们打交道,胡林就蹙起了眉头。
“行,听闺女的。”
李爱花点点头。
吃完饭,李爱花让胡林试了试做好的衣服,看有没有哪里需要改的地方。
两人起了一大早。
吃完早饭,李爱花喂完鸡鸭,两人就拎着二十个鸡蛋,坐着牛车上县城了。
牛车上,胡家四房的几个孩子也在。
二房的胡富自从考上大学后,到现在还没回来过,只有书信来往。
胡富每到钱不够的时候,就给家里寄信。
家里收到信后,才又寄钱、票过去。
这一年多,她们和胡家人很少打交道。
前年秋收,被胡林把三观整破碎的胡军缓了过来。
看到母女二人上车,胡军也没有死盯着人家看。
在两方人视线交汇之际,胡军跟弟弟妹妹点点头打招呼。
四房不知情的胡忠和胡杏儿,也没有了前年对母女俩的热情。
那点因为古巴糖,和大哥带领着的热情,在这一年多,只见过两三面的时间里,早就堙灭了。
一切又回到了胡林对四房人的,有着最初的评价的时候。
相顾无言的到了县城,又各奔东西。
修路和盖房都才刚开始进行,县城还没有什么变化。
也不知是从那条路开始修,反正主干道上还没看见干活儿的劳力。
因为对供销社的印象不是那么好,胡林先和李爱花去了国营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