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这个,让他想起了几年前胡家找上门的模样,和当时胡林的样子。
不由的有些唏嘘。
当初的迫于无奈之举,现在却是心甘情愿。
“胡军上大学的地方需要你开一份举荐信,你可以让胡家人用这个来换举荐信。”
胡林说出自己的目的。
闻言,杨井诧异的看向胡林。
以往喜怒不形于色的模样破了功。
“胡家用来换了,你们家今年也跟着没了。你舍得?”
杨井说着,又喝了一口水,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震惊。
她没想到胡林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来帮他们。
“不是我舍不得,是胡家舍不得。
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我家什么情况你是清楚的。
也不需要这点,但胡家,有那么多口人。
要说占便宜,他们才是大头。”
去年她就想解除这个约定了,但苦于没有机会。
“既然这样,那行吧。”
不用再拿自家粮食填补胡家,何乐而不为。
“不过你爷,能答应吗?”
这么多好处,就为了换取一份举荐信?
“等等,胡军不用下乡插队吗?”
杨井忽然意识到,事情有哪里不对劲儿了。
他去县里开会的时候,上面明明说的是所有知识分子都要下乡插队,进行再教育。
“对,所以你这份举荐信至关重要。
能直接影响到他是否会下乡,所以胡家一定会答应你的要求。”
胡林把事情夸大了些。
搞科研和做研究不同。
现在策略是重科研。
胡军上头有人保他,这两封信只是摆在明面上,堵住悠悠众口的东西。
就算胡军没拿到,也不影响,只是会受些非议。
但这在胡家就不一样了。
失去了一个大学生,而另一个大学生也岌岌可危。
知青下乡的冲击会让他以为胡军是最后的大学生,是胡家最后的希望。
为了不让这么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他们会拼命的抓住一切,托举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