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会前,大家都喜气洋洋的,和上年不同的是,几乎每个人都穿上了新的棉袄棉裤,尤其是那些小崽子,就没看到谁穿旧衣服的。
过人讲究个吃饱穿暖,最基本的就是温饱问题,尤其东北天气寒冷,对于保暖就更为看重,分田到户让村民们吃上饱饭了,而种黑木耳大家手头有积蓄之后,村民们过年最先想到的就是让家人们穿上暖和的新棉袄棉裤。
见到许承安,村民们都过来打招呼。
自己和孩子能穿上新衣服,日子过得越来越好,都靠这位知青用学识改变了屯子的命运,带着大家脱贫。
许承安微笑着一一颔首回应。
“承安哥,你给咱们屯子带来的变化真的很大呢!”
施秋宁感慨地道。
“大家伙不只能吃上饱饭,穿上新衣服,就连精神风貌也都不一样了,都充满了对未来和美好生活的期待,而且,我们也更团结,更有凝聚力了!”
“是啊,现在屯子里的人都和和气气的,大家都很少吵架了,真有吵架的,二姐夫过去说两句,就吵不成了!”
施秋玲一脸仰慕:“二姐夫现在在村里太得人心了,说啥大家都听!”
以前村民们时常会有摩擦,可能会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可是近年来这种事几乎不发生了,这其实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许承安的影响。
这位知青是有格局的人,为人大方,早上村民们随便搭拖拉机队的顺风车。
村委会的电视他买的,广播系统他掏钱架设的,还有放集体烟花或者其他啥的事永远抢着凑最多的钱。
身为黑土屯的另一位精神领袖,他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村民们,让其他人也都变得大方了,不斤斤计较了。
许承安还胸襟广阔,以前林永庆黄玉珍和施家不和,尤其黄玉珍老看三姐妹不顺眼,然而两口子主动低头诚恳认错之后,许承安也原谅了他们,对于过去既往不咎。
黄玉珍上年快生的时候,也是许承安给安排的拖拉机,后来她那小崽子半夜高烧,烧到口吐白沫,还是许承安从鬼门关给救回来的。
如今黄玉珍两口子非但和施家彻底没有了芥蒂,甚至还和三姐妹成了朋友,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