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屯的这块新林地黑木耳种晚一天,产量减少带来的损失都不只一千块,所以这钱他愿意掏。
刘万达有些心动。
如果给黑土屯干活,村民们不乐意。
但是给许承安的厂子干活,性质就不一样了。
村民们还是服这位许厂长的。
而且一天上千多块,这收入着实让人心动。
“行,许厂长,那我就和村民们说一下!”
“那就麻烦刘支书了!”
“许厂长,您客气了,小事一桩!”
“……”
上午许承安找的刘万达,下午就有了好消息。
刘万达给厂子打来电话,说是村里的劳力基本都点头了,不过强调一件事,只是给加工厂干活,不是给黑土屯。
两天之后,自然资源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就过来丈量山林了,标明地界并告知老支书以及一众随行的村民。
量地之后,送走了工作人员,黑土屯就开始提前划耳场和分林地了,这也是得事先做好的工作。
还是按照人头分,但和上次有些出入,毕竟这两年有些家庭家里有老人老寿,也有些家庭有新生儿。
三天之后,路修好了,许承安也接到了陈元中打来的电话,声称新集体林地已确权,让许承安带村支书携材料领取新的集体山林证。
说是一周之内,实际上五天就搞定了,堪称神速,有熟人就是好办事。
许承安马上开摩托车,回屯带了老支书去城里的自然资源管理局领证。
如此一来,黑土屯便正式多了一块集体林地。
确权之后,也可以正式开发种黑木耳了。
走出自然资源管理局办事大厅,老支书如获至宝般地捧着集体山林证,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下一天,许承安便带着村民和黄村的人开始伐木。
为了避免双方起口角冲突,还是分开不同的场地各自干活,省得到时相互看不顺眼。
人多力量大,两村青壮劳力就超过一千数,而且都种过黑木耳,对这些活儿熟悉得很,干得也麻溜。
每天大清早就上山,连吃午饭都在山上,中午也不回家,就靠在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