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区域,还有佛经、药书、风水、道家经典等。
另外还有名人信札、碑帖、印谱。
这些,他只是简单的看了看。
纸类物品很多,作为收藏一大类,不比瓷器制品少。
看完,两人又去了玉石展区。
期间他俩还看见了几位名人,电视节目上经常出现的。
关于收藏,特别是收藏家,有不少都是社会名流,这也没啥。
常顺自己从来不追星,对于一些艺人,他个人看的很平淡,也是用平淡的态度去对待的。
之前看见的介绍,说的是有齐白石刻鸡血石印章套章,他首先把它们找出来看了一遍。
齐白石不仅仅只是书画大家,同时也是着名的篆刻家、诗人。
据说他出身贫寒,早年曾跟随其叔祖父学过木匠,后来又改学雕花木工,从民间画工入手,学习古人真迹,后来开始画画。
这套鸡血石印章,有大中小三枚,石料上乘,雕工精湛,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印章自然不会是齐白石自己用的章子,是他帮别人雕刻的。
但尽管是帮别人雕刻,也是出自名人之手,价格依然不会便宜。
竞拍的话,应该会有不少人出价。
“这对玉坠耳环这么大,挂在耳朵上吊着、扯着,耳朵不疼吗?”
在看见一对辽代的白玉玉兔捣药耳珰时,田斌说道。
耳珰看着确实不小,高度差不多有5公分,宽度也有两三公分,很厚实,重量应该不会低于一块袁大头。
这样的物品戴在耳朵上,想想都沉甸甸的。
“或许一开始会觉得疼,等习惯了就好了。”
常顺想了想,笑着道。
任何事情,只要适应了就好了。
说着,他又仔细观察起了耳坠。
耳坠的说明是——“辽、白玉蟾宫玉兔捣药耳珰(一对)”。
造型是两个站立在瑞兽上的兔子正拿着药棒在捣药臼里捣药。
具体的寓意他不懂,毕竟是少数民族的物件。
对于喜欢收藏饰品、不缺钱、钱多的没地方花的人来说,这种辽代的和田白玉玉饰品,还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