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法,宣扬旧制优越性,在市井中广泛传阅。
一日,商鞅路过集市,见一群人围在一处,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他走近一看,原来是有人在宣读一篇文章,文中言辞犀利,指责商鞅变法破坏秦国传统根基,导致礼崩乐坏。
商鞅不动声色,待那人读完,上前一步,朗声道:“诸位乡亲,我乃商鞅。今日听闻此文,深感痛心。变法旨在图强秦国,让百姓富足,让国家昌盛。旧制之下,贵族奢靡无度,百姓困苦不堪,何来根基稳固之说?就如这盐铁之政,以往世族垄断,盐价奇高,百姓吃不起盐,铁器粗劣,影响农耕。如今新政推行,平价好盐、精良铁器惠及万家,这难道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百姓们听了商鞅的话,纷纷点头,不少人开始反驳那些宣扬旧制的言论:“商鞅大人说得对,咱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多了。”“就是,那些旧贵族,只会自己享福,哪管咱老百姓死活。”
见民心并未如预期般被煽动,世族余党心急如焚。与此同时,在商於铁山,新的危机悄然降临。
负责铁山后勤的管事匆匆忙忙跑到景监面前,神色慌张:“大人,不好了!咱们储备的炭火不足,若不及时补充,这炉火一旦熄灭,不仅兵器锻造要停滞,重新生火更是麻烦,怕是要耽误军备大事啊!”
景监脸色一变:“怎么会这样?不是早就安排人采购了吗?”
管事擦了擦额头的汗珠,焦急地解释:“原本负责运送炭火的车队,在途中遭遇暴雨,道路泥泞难行,许多炭火被淋湿,根本无法使用。如今又正值冬日,山林中木材潮湿,不易生火,附近的炭窑产量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满足需求。”
景监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只得先安排人四处去收集可用的炭火,同时派人快马加鞭向商鞅禀报。
商鞅得知消息后,立刻召集众人商议对策。车英提议:“商君,要不从周边郡县征调炭火?虽然可能会引起一些不便,但眼下也别无他法。”
商鞅微微摇头:“不可,如今百姓刚经历战乱,生活尚未完全恢复,若再征调炭火,恐引发民怨。我们需另寻他法。”
正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姜芜从宜阳派来的信使赶到。信使带来一个好消息:“商君,我家姑娘听闻铁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