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儿,你说的可是真的?”
皇帝眼睛微睁,却是看向了沉默的众臣。
正所谓语不惊人死不休,顾时烨这话说得铿锵有力,已经是惊得群臣没人敢开口说话。
这燕国边患一事,几乎齐国君臣困扰近二十年,倘若真有什么计策能够一劳永逸,还不是早就解决,凭什么顾时烨敢这般大言不惭地保证?
只不过众臣害怕,顾时烨这般高调,不过是皇帝有什么心思不方便说出,便借着此事来试探众臣的口风。要是不幸猜中了,谁敢唱高调反对,那才是不要命了。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谁也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如今皇帝对燕国态度暧昧,谁也不知道到底会是战还是和谈。
“当然是真的。”顾时烨双手呈上折子,解释道,“父皇,我已经将所有策略写在奏折之上,还请父皇查看。”
皇帝没有拒绝,唤来太监拿过折子,仅仅是看了一眼,便不由得击掌称赞,“当真妙哉!”
在众臣一头雾水中,皇帝笑着起身道,“好了,此事不是儿戏,先让我同阁老们商议之后再定夺!”
虽然这事没有立马敲定,可熟悉皇帝的人都知道,既然能够得到了皇帝的赞许,那么所谓内阁商讨,多半也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早朝散去后,御书房内,皇帝看着面前的宋阁老,淡然问道,“你觉着这计策如何?”
宋阁老仔细看过折子,笑着道,“陛下,大殿下此计策若是能成,定可保三十年无恙。”
皇帝听了这话,嘴角有了笑意,“是啊,以战代训,半年轮换一次边防,就让燕国帮大齐练兵好了!”
说着,他拿起手边的把件,得意道,“你去把这东西给烨儿送过去,就说朕很开心。”
宋阁老定睛一看,发现那把件正是去年皇帝生辰时,外邦特意进贡的贺礼,如今皇帝把他赏赐给顾时烨,难道这是传递了某种信号?
人老成精的宋阁老眸子一转,笑呵呵拱手道,“臣贺喜陛下!”
倒是皇帝眸子一抬,反而道,“何喜之有啊?”
宋阁老并未说话,只是笑了笑,岔开话题道,“陛下,这折子老臣拿回去,一会就去内阁开会,给陛下整理出个章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