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坐在御座上的董氏。
崔烈有这个胆量说出这样的话吗?
很显然没有。
在看崔烈刚刚的样子,这明显就是心不甘情不愿,但是却又不得不说。
是谁把崔烈逼到这个份上的?
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
当初崔烈用钱买了这个司徒的官位,本来就是德不配位,就是为了贪恋三公之位。
为了此事,崔烈的名声基本上都已经败尽了。
不用想,都知道肯定是太皇太后给崔烈授意的,并且是用崔烈的官职作为要挟。
也只有崔烈这种人才会一心为了官职而屈服。
换个重名的人,肯定宁可辞官归乡,也绝对不敢说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
果然,就在崔烈的话音刚刚落下,荀爽就第一个站了出来指向了崔烈:“崔司徒,汝何出这等大逆不道之言,高祖祖训,白马之盟非刘氏不可封王,你这般公然议论裂土封王给段羽,和叛逆有何区别。”
荀爽这不说还好,崔烈心中还有所愧疚。
但一见站起来指责自己的竟然是荀爽,心里本就憋屈的情绪一下爆发了。
“荀慈明,你不用张口大义闭口祖训的。”崔烈转身指着荀爽说道:“你荀氏之人又不是没有在段羽麾下之人,那荀攸是怎么回事,他不是在段羽麾下帮助段羽吗,你颍川荀氏有什么资格说我!”
“你!”
荀爽一时之间被怼的老脸通红。
跪坐在不远处的廷尉郭鸿低着头嘴角微微上扬。
这是开始互相揭短了吗。
士族不将全部赌注放在一起,这是千百年来的传统,大家心知肚明,但不会有人把这种事情真的拿出来说。
皇位上坐着的人千百年来更换交替,但治理天下的人始终都是这些。
当然,这并不能怪荀爽还有崔烈。
很显然,要跟段羽和谈,给段羽封王的这个主意并不是出自崔烈。
“够了!”
御座上的董氏一声娇喝打断了争吵的崔烈还有荀爽。
“今日朝会,是议论如何解决段羽,不是让你们来吵架的,堂堂三公,成何体统。”
荀爽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