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遇见同乡所在的队伍,便会自发离开赶去同乡的队伍结队而行;若是碰到人数寥寥的队伍,也有人也毫不犹豫地混将进去。这其中的缘由,皆因每位披红巾的队长都有一口大锅。
队伍人多了,那一口锅里煮出的饭食根本不够吃;而人少的队伍,队长便会自觉面上无光,也乐意接受新人。
于是,在这心照不宣的默契之下,队伍逐渐整合,最终形成了大概一口锅后紧紧跟随着五六十人的规模。为了能在这战火纷飞中填饱肚子,众人配合得犹如榫卯般严丝合缝。
而二牛因为拼杀勇猛,缴获的东西颇多,后面已经跟了几百人。遇到吴公的将士,竟然又给了二牛一面旗帜,说他升官了,现在是百夫长。二牛跪地拜谢,起来后他更加想杀人。
吴公的将士告知二牛,他那口锅上有着铭刻,数字乃是八十六,到了通州城吴公会以这个数字指挥他的队伍,二牛目不识丁,只能懵懂地宣称自己这一支小队便是八十六队。
二牛更加卖力,吆喝着维持着这几百人的队伍,让他们紧紧簇拥在自己的牛车与大锅周围,晃晃悠悠地向着东方迈进。
当东方的天际,一条笔直的火把城墙突兀地映入眼帘时,众人心中了然,通州城已然近在咫尺。
那城墙上跳跃的火光之中,还有模糊的人影在城头上慌乱地跑动。
二牛站在牛车上,放眼望去,前方影影绰绰全是人。
远远还看到有着大火的地方人喊马嘶,兵器相互碰撞的铿锵声与凄惨的叫声隐隐约约传来,不绝于耳。
间或有那充满喜悦与振奋的欢呼声响起:“吴公又攻克一处营寨,将军又胜了!” 这一声声呼喊,让众人忐忑的心逐渐安稳下来。
吴昊,本来就是威名赫赫的猛将,现在他如同一头冲入羊群的猛虎,亲自统率着精兵强将,在围绕通州城外的一处处军营之中左冲右突,摧枯拉朽。
通州城派出的一队援兵,刚一现身,就被吴军隐藏的预备骑兵无情践踏,瞬间狼狈不堪,丢盔弃甲,仓皇逃窜。城楼上的守军歇斯底里的抛下火油堵住城门,要不是对方反应快,只怕这次吴军的冲锋便会一举攻入城中。
自然,那外出支援的剩余一两千越军,也同样被熊熊大火无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