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一大早,彻夜未眠的朱元璋便不顾身旁贴身太监的阻拦,盯着通红的双眼,随意梳洗了一番,便在诸多锦衣卫的保护下,脚步急促的离开了皇城,直奔长安街,前户部侍郎郭桓曾经拥有的府邸。
按理来说,作为偌大帝国的开创者,朱元璋一生经历了无数大风大浪,心性早已坚硬如铁,这世上少有人或事能够令其动摇,犹豫不定。
但也许是曹爽近些时日的所作所为早已令朱元璋所折服,哪怕他深谙"家丑不可外扬"的道理,但仍想寻求曹爽的建议。
毕竟,他既不是那胡乱听信谗言,便盲目下旨诛杀自己太子的汉武帝刘彻;也不是那冷血薄情,一日弑杀三子的唐玄宗李隆基。
家事亦国事,他实在难以抉择。
长安街外,一座占地不菲,门楣朴实的府邸中,已是习惯了早睡早已的曹爽神清气爽的自床榻上起身,并有些局促的吃起了早饭,心中无限感慨。
翰林学士刘三吾不愧是洪武朝的"百官之首",不仅宅邸恢弘大气,甚至还附赠了管家以及看家护院的家丁。
昨日他被一名壮汉领到这府邸之后,只见得那壮汉自怀中摸出了类似于令牌一样的堪合,并对着眼前瞧上去至少也得有六十余岁的管家耳语了几句之后,他便正式成为了这座府邸的临时主人。
这该死的资本阶级,实在是让人着迷。
据管家老刘所说,这府邸的上一任主人,乃是官至三品的户部侍郎,正儿八经的实权朝臣。
"公子,可是今日的饭菜不合您的口味?"
兴许是见曹爽的神情有些恍惚,从旁伺候多时的管家老刘便是蹑手蹑脚的上前,小心翼翼的询问道,眼眸深处夹杂着一抹惊愕。
尽管眼前的曹爽瞧上去至多也就二十岁,身上也没有功名傍身,但他却不敢有半点怠慢,毕竟昨日送曹爽前来的,可是锦衣卫中仅次于指挥使的指挥同知。
而且这南京城中的"官邸"都是有数的,如若没有紫禁城的天子允准,哪怕是身份显赫的勋贵之后,也没有资格入主这专门为朝廷官员提供的"官邸"。
"没有,没有,我就是突然有些走神"耳畔旁的低语声将曹爽凌乱的思绪拉回到现实之中,其脸上的复杂之色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