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见其非凡的领导才能,还有一点,他很早便意识到,必须要杜绝内部的混乱,他以高超的技巧与强有力的手腕,约束住难以管制的郑家军旧将以及归附过来的土豪首领,他执法严厉,几乎是冷酷无情,但他在战斗中能亲临前线,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这种勇气与胆识是其领导力与威信的基础。
施郎入伍时间比郑成功要早八年,既英勇善战,又富于谋略,这使他恃功自傲,不仅与其他将领矛盾重重,而且还逼走勇将陈斌,这使郑成功意识到内部出现了一个重大的隐患,所以当施郎委婉地暗示南下勤王有\"大不利\"时,郑成功乘机解除施郎的兵权,缴回他的左先锋印,并将他的军队交给部将苏茂,让施郎告假闲居返回厦门岛。
闲居后的施郎并非无所事事,他返回厦门时,正好遇到马得功的清军入侵,他马上率仅有数十人投入战斗,并且在战斗中击退清军,并进逼到中左所城下,足见他超人的军事才能。
在整个厦门战役中,他是功劳最大,同时也是受到赏赐最多的一人。对施郎这个人,郑成功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施郎的才华确实无人可及,另一方面,他又是难以约束的一个将领,所以当郑成功返回厦门后,仍然未把兵权交给施郎。
施郎的副将苏茂、万礼都掌管一个镇的兵力,而他却还两手空空,施郎心里非常不舒服,满脸怒色。
他决定以退为进,向郑成功提出要削发为僧,以此来试探郑成功的心理底线。
郑成功对施郎有提防之心,不愿意将精锐的部队交给施郎,那怎么办呢?郑成功想来想去,想出一个折衷的方案,他让施郎去招募一支新军,并任命他为前锋镇指挥官。施郎得到郑成功的命令后,心中大怒,明摆着这只是要架空他,索性不去报到,竟然跑到寺庙里削发为僧,以此来表示不满。
施郎的脾气算是与郑成功是一路的,那就是拒绝妥协。
这么一来,施、郑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发的严重。
施郎虽然当了和尚,可是世俗的事,他还要管。
有一回,他的一名家丁与右先锋黄廷手下的一名士兵因为一点小事有纠纷,施郎得知后大怒,他马上带着几个壮丁跑到黄廷的行营内,对黄廷大加辱骂,并且把黄廷房内的一些器具打碎。黄廷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