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主战派的官员,一时也都哑了火,悻悻的说不出话。
无他。
自从《昭兴和议》之后,宋军愈发松散。
更别说抵抗金兵了,就是面对各地的匪患,都束手无策。
这也是在场官员,为什么认为三天内清剿山匪,活捉匪首的条件,是不可能完成的原因。
不过。
刘锜心里却不服,紧盯着秦熺,言辞凿凿:“即便打不过,我刘某人也不怕,哪怕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我也不愿咱们大宋遭受金贼欺凌。”
话音落下,其他主战派都重新振奋起来。
赵匡胤也是连连点头,眼中满是赞许之色。
唉!
秦熺却是无语的摇摇头。
“刘大人忠心可鉴,可有句话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愚蠢,你战死沙场,一了百了,可咱们大宋败了,陛下如何处之?下面百姓如何处之?”
“仗,不是脑子一热,不计后果,说打就打。”
“要谋定而后动,打有把握的仗,那才叫打仗,否则,就是白白送命,就是置下面将士的生死于不顾……”
听到秦熺这番话,刘锜脸色涨红,却又无法反驳。
赵匡胤心里很不悦,却也没有打断。
因为秦熺说的是事实。
大宋不能再贸然和金国开战了,一旦战败,重演靖康之难是小事,怕是要亡国。
这一刻。
看着秦熺说的刘锜哑口无言,秦桧难堪的脸色,终于有所缓和。
差点误会子明了。
自己辛辛苦苦培养这么多年,以后可是要扛起秦家大旗的,怎么可能站在主战派那边?
与此同时,秦桧下面的党羽,也都露出了笑容。
看着秦熺的眼神,也都充满了赞许。
随后。
秦桧的心腹,户部侍郎李谦趁机出列,躬身奏道。
“陛下,刚才秦侍郎说的不错,如今局面,咱们万不可再和金国开战,臣以为,我南朝富庶,每年多纳些贡,也无不可。毕竟,百姓安居乐业才是重中之重。”
此言一出,秦桧一党纷纷附和,纷纷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