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斗失败的,很多都墙倒众人推,尤其是人品差得罪过很多人的。
成王败寇漫相呼,直笔何人纵董狐,失败的人能有好下场的,历史上真的很少。
失败的原因各种各样,得罪人太多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世上的绝大多数人是记仇的,什么以德报怨,至少官场上的人是做不到的,能当上领导的人从来不是只靠德行,有仇报仇才是人之常情。
但是不少领导也是有底线的,若是一个人完全没有底线,他手下的人会活得朝不保夕,自然不可能对他忠心,那他争斗失败的概率极大。
所以不少领导表面可能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实际上有自己的做事准则,该硬的时候就硬,该绝情的时候也能狠下心来,当然该辩是非黑白的时候也能挺身而出。
吕布被手下人生擒献给曹操,就是他太没品了,失尽了人心。
而且他太没种儿,连陈宫都不如。
陈珪把两个儿子送入两个相对的阵营,早就做好了牺牲其中一个的准备。现在看来,到了牺牲陈宫的时候了。
曹操论功行赏,加封陈珪父子十县之禄,并授予陈登伏波将军的封号。
这时候陈珪决不能说陈宫也是我儿子,曹操马上会明白过来,陈氏父子是脚踩两只船,陈家可能会有杀身之祸。
所以只有陈宫死了,把跟陈珪陈登势不两立做实了,才能保住陈家的荣华富贵。
世家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就是有人为家族献身还不被人知,真相就是这么残酷。
曹操得意地对陈宫说:“公台别来无恙啊!”
陈宫连看都不看曹操一眼:“你心术不正,所以我跟你道不同不相为谋!”
曹操不服气:“我心术不正,那吕布就比我强吗?你为什么辅佐他?”
陈宫说:“吕布虽然头脑简单,但不像你阴险狡诈。”
曹操反问:“你自诩足智多谋,到今天怎么样?”
陈宫看着吕布恨恨地说:“恨这个人不听我的话!若听我的,不一定会被抓住。”
这些话不是真的,他辅佐吕布是他爹陈珪的授意,但是要把曹操骗得死死的,他只有这么说。
该说的都已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