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历史军事 > 看透领导内心的龌龊,三国职场术 > 第143章 职场上贵人引荐赏识,你要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1/4)
    在职场上如果有贵人引荐,你接受还是不接受?你想过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

    所有的职场社畜都想有伯乐发掘,有贵人赏识提携,背靠大树飞黄腾达,所以就有了那么一句话: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

    问题是这高人,这贵人,这伯乐,帮了你不是白帮的,你想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没有:

    第一,被迫站队。谁推荐了你,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他的人了,你就已经被打上他的标签了,你如果再投靠别人,或自立门户,就叫忘恩负义,就是个养不熟的白眼狼。

    第二,自降身价。贵人推荐你,在别人看来,你肯定有不如贵人的地方,不管是才学,是地位,是名望,也就是说,被人认为你比贵人低了不止一个档次。尽管实际上你自己知道,你比贵人强,可也没办法洗白了。

    第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以后你可能比贵人更为成功,但是既然他举荐你,从一开始你们就利益绑定了,同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他若出事你也好不了。

    第四,被道德绑架。应该说所有的贵人都不是傻子,你将来出息了,他就经常把举荐你的功劳挂在嘴边,没完没了地让你还人情,你若不答应,连外人都看不过去,外界舆论都能压得你低头。

    所有真的有大才的人,指望靠自己自力更生的人,很有自尊心的人,会谨慎选择自己的贵人的,就算贵人主动抛出橄榄枝也不一定接受。

    可能有些不明就里的或是思想境界不够的人,觉得这些人傻,那只能说夏虫不可语冰,别人那样做自然有别人的道理,外人就不要多嘴多舌了。

    诸葛亮知道刘备是颜控,所以给庞统写了介绍信,鲁肃也很热心地给庞统写了介绍信,但庞统觉得心里不舒服。

    就算诸葛亮是好心,但是用了诸葛亮的介绍信,等于承认他不如诸葛亮,这是自持才高的庞统忍受不了的。

    而鲁肃是东吴的人,庞统已经看出刘备将来肯定和东吴闹翻,那他成了敌人介绍过来的人,将来怎么在刘备身边立足?

    所以庞统专门挑了诸葛亮外出去四郡巡视的时候,去求见刘备,丝毫没提诸葛亮和鲁肃的推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