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内阁大臣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拿着防疫条例,询问太医院的诸位太医。
这群太医围在一起,对着陈新所呈上的防疫条例仔细研究起来。
他们一边认真查看上面所列举的各项措施。
诸如严格的消毒流程、严密的隔离手段,以及详尽的人员登记等等,一边低声交流着各自的看法。
经过一番深入探讨之后,这些太医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他们一致认为这套防疫条例相较于目前所采取的举措要更为全面且合理,具有很强的可行性。
几位内阁大臣见状,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
简单商议几句后,当机立断做出决定——就依照陈新呈上来的这份防疫条例立刻展开行动。
赵祉见陈新交上来的防疫条例被太医和内阁大臣采纳。
便立马下旨让步兵衙门,应天府和顺天府衙门按照新的防疫条例安排防卫。
等所有人都忙起来,赵祉看着勇于任事担责的陈新,欣慰的说道:
“你献上这防疫条例,要是防疫不当,你可是要担责任的。”
陈新明白赵祉的意思,说这事他要是不出头,有事也不用他担责任。
“陛下圣明,岂会因微臣勇于任事而罪臣。”
这高帽子一戴,见陈新看的这么透彻,赵祉也就不说什么了。
自己确实也不可能因为这个防疫条例是他提的,自己就降罪于他,不然以后谁还干事。
自己大庆太祖就也定下铁律,朝廷不能像前明那样,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太祖留下警世恒言,警告后世子孙说:
明太祖元璋杀的武勋集团心都凉了,所有武将不卖命了,靖难之役才会成功。
于谦力挽狂澜,挽救大明之将倾,却落得个腰斩于世。
张居正变法改革给大明续命,却落得个满门抄家。
从此以后文官不再勇于任事,只能指望身边的太监。
可忠心的太监最后也被杀了,所以大明亡了。
赵祉看着陈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不禁直接开口问道:
“有话便直说吧,你方才都已经称朕圣明了,朕自然不会怪罪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