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城里那边有更多风言风语,甚至传出有人想来挖角。
说要直接把大屯村里的年轻人拉到城里的大厂。
让他们干更高薪的活,省得留在一个穷村里窝着。
结果那些大屯村人一听都乐了,就他们现在挣得都不比城里差。
再说还能在村里跟家人一起,不吃苦不受气,没啥理由去城里受约束。
有些年轻人原本对城里还向往得不得了。
此刻却背着手在工厂里哼着小曲,对外面那些诱惑不屑一顾。
心想反正老子现在一月也是几十上百块收入,你城里能给我啥。
这股劲头持续发酵,让邻近几个村的人干瞪眼。
只能看着大屯村越来越兴旺。
就在这种诡谲的气氛中,新房子地基逐渐稳固。
砌到腰高后,再上面铺设横梁架子,预留窗户开口。
从外面一看,就能想象出以后那宽敞舒适的屋子。
每到中午工人干得满头大汗。
就三两成群坐在树荫下,把随身带来的馍馍啃掉。
王向阳也会煮一大锅鸡蛋汤,大伙就着白面馍,也能吃得整天精力充沛。
反观另一侧,学校里机器响得更猛烈了。
那些新机子已经扩张了不少台数,叶文华让人分颜色标记。
避免报工时搞混,谁使用哪台机子。
产量就登记在那台机子名下,方便统计工分和计件费。
妇人们暗地里互相攀比。
你看我今天做了三十双手套,你为什么只做了二十双。
这种微妙的竞争也让效率高升,大家都想多赚几毛钱。
“文华,手套库存还有三百双,帽子还剩一百顶。”
“你看要不要再赶工,老李和老周说明天下午再过来拉货。”
这是春云婶焦急的声音。
她一直在统计,怕库存不足,或者数量不合格,到时候商人来了可就会耽搁。
叶文华大手一挥,示意接着再做一批。
别松懈,好容易打开销路,不一次性猛攻的话,先机就没了。
于是那新机子又被推到极限,所有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