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王氏和王竹正帮着周琴把买回来的布料送到家里。王竹头一回来周琴家,看到这气派的宅子,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儿看了。尤其是看到亮堂的屋子还铺了地砖,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王氏见王竹这般反应,不禁莞尔:“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屋子时,也和你一样惊讶。要不是阿孝他爹以后干不了重活,家里的钱得省着点用,我都想给阿孝也起两间这样的屋子让他成亲用呢。”
周琴听罢,顺口说道:“这有什么难的?材料自己准备就行。我公公给我们建了这房子后,说是坐不住了,想重新出山接活。你们要是真想弄这样的屋子,可以找他商量,都是一个村的,价钱好说!”
王氏原本只是随口一提,听了周琴的话倒真有了想法:“成!回头我就去江伯那边打听打听。”
这时,桃枝端着热茶走了进来。王氏今日相看儿媳妇没成功,见桃枝这般能干,不免有些羡慕:“还是阿琴命好!几个儿子都能干,娶的儿媳妇也这么懂事孝顺。要是阿孝能找个像枝子这样的媳妇就好了!”
桃枝被夸得脸红,低声道:“婶子过奖了。”
王氏又道:“你们家这房子都弄好了,过了年怕是就能让你阿娘抱上孙子了吧?”
桃枝听到这话,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她和陈大头分隔两地,一个月都见不到一面,哪里谈得上生孩子?可这种话她又不好说出口。
王竹见状,小声问道:“听说大头去了外地做活,什么时候回来?”
周琴看了桃枝一眼,朝王竹笑笑:“他在客栈做事,那边就两个掌勺的,走不开。我想好了,过两天就让枝子去找大头。”
桃枝闻言,不可置信地抬头看向周琴。
周琴解释道:“秋收过了,家里房子也弄好了,没什么要紧事。家里不需要这么多人,你去了大头那边还能帮他洗洗衣裳,陪他说说话,也好互相照应,总比留在家里有用。”
王氏和王竹听了周琴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便跟着劝了起来。
桃枝红着眼眶点点头,应了下来。
王氏和王竹走后,桃枝急忙说道:“阿娘,给大家做的衣裳都做好了,冬衣儿媳妇可以带去柳湾镇做,做完了再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