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琴穿过熙攘的街道,来到陈大头和桃枝的摊位前。远远地,她就闻到一阵诱人的香气。
“阿娘!”桃枝眼尖,第一个发现了周琴的身影。
陈大头闻声抬头,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娘,您怎么来了?”
周琴走近摊位,打量着他们的生意,“来看看你们做得怎么样。”她顿了顿,又道:“我有件事要跟你们商量。”
夫妻俩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看向周琴,等待她继续说下去。
周琴将钱巧云母女的情况简单说了,又道:“我想让她们跟你们合租,你们看如何?”
陈大头和桃枝面面相觑,似乎有些犹豫。周琴见状,连忙解释道:“他们可以帮你们做生意,而且还能给你们提供新鲜的牡蛎肉。”
桃枝眼前一亮,“阿娘,您的意思是我们可以用新鲜的牡蛎肉做炸牡蛎饼?”
周琴点头笑道:“正是如此。”
陈大头也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娘,您的主意总是这么好。有人一起住也热闹些。”
周琴见他们同意,心中大石落地,“那就这么定了,等她们来了,你们多照顾些。”
夫妻俩连连应是,周琴又叮嘱了几句,这才放心离去。
几日后,钱巧云母女搬进了大院。桃枝热情地帮她们收拾屋子,很快就和巧雯成了无话不说的姐妹。陈大头虽然话少,但也时常帮忙搬重物,钱巧云感激不已。
周琴时常来看望,看着他们相处融洽,心中甚是欣慰。她暗自思忖,这样的安排应该能让钱巧云母女的生活好转一些。
正当周琴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时,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她抬头一看,只见沈氏慌慌张张地跑来,脸上写满了焦急。
“大嫂大嫂,不好了!”沈氏气喘吁吁地说道,“衙差来村里,说是宣读二嫂的判决!”
周琴闻言,脸色骤变。她心中一沉,知道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对沈氏道:“你先别慌,我这就回去看看。”
说罢,周琴匆匆向村子赶去,心中却是波涛汹涌。
周琴赶到宗祠的时候,远远就看见院子里围了一圈村民。孩子们躲在大人身后,时不时偷瞄几眼衙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