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之内完成,应该不难。”
王宇原本是打算拖个两三年,然后任期满了就走人的,可也没想到,李想竟然这么舍得投入。
“怎么了?”
看着王宇的表情,李想眉头微皱,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定襄虽然刚建州,但以前也是有户籍的,难道半年时间,你什么都没有做?”
王宇心中发苦,道:“遵命!”
“如果你办不好,本王就砍了你!”
在这个时代,土地才是最重要的,哪怕生意做不成,土地也要丈量清楚。
李想没有再给他拖延时间的机会,与其让定襄数万百姓无田耕种,还不如砍死他算了。
看到李想杀气腾腾的样子,王宇心中一凛,连忙道:“属下遵命!”
“嗯!”
李想点了点头,目光落在了功曹宇文拓的身上。
“要想把州府治好,就得先让百姓有地可耕。”
“也要有人才,定襄初建,人才不足,你是功曹,可知道定襄读书人的处境?”
宇文拓是李想的心腹,在吏部混了这么多年,早就练就了一身本事。
面对李想的问题,他自信满满地说道:“目前,定襄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七名读书人,其中有一千两百零九名是制科,一百四十八名是常科。”
唐代的科举,并不像明清时代那样,是按照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步一步来的。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种。
定襄八万多人,读书人不过千余人,而且大部分都只是识字而已。
能参加科举的,只有一百多人。
这可是代表着一州的人才啊,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然而,李想却不这么认为。
宇文拓能说得这么准,可见他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而且,他看重的是实干,而不是科考。
“本王有意为定襄选才,设一份招贤榜,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招贤榜”
闻言,所有人都是一愣。
这种东西,往往是各地军阀为了拉拢人才而建立的。
王爷这是要造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