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五品大员以上的官员,顶着寒风暴雪,敲响了皇城的大门。

    贞观四年的最后一次朝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钟鼓齐鸣,礼乐齐鸣。

    文武百官站在紫宸殿前,只觉得一股暖意扑面而来。

    有眼尖的大臣第一时间发现了柱子旁的炉子。

    这股温暖,正是来自于这些火炉。

    整个大殿之中,足足有十八个火炉。

    不过,总算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那些鼻子都被冻红了的官员们,顿时感觉到了一股暖意。

    “嗯,那是什么?”

    尉迟恭看着面前的火炉,露出好奇之色。

    这个小炉子不过三尺多高,但是火焰却十分旺盛,而且并没有什么异味。

    此言一出,众大臣纷纷围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

    唯有侯君集看在眼里,脸色不太好看,冷哼一声之后,大袖一挥。

    “段大人,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尉迟恭看向一位身穿紫袍的官员。

    这名紫袍官员,赫然是工部尚书段伦。

    按理说,朝廷里有什么好东西,都是工部做的。

    段伦走上前去,看了一眼,惊讶道:“这东西挺有意思的,应该是个火炉,不过,这是什么东西?炭?”

    “不,木炭可不是这样的,而且,这东西看起来很结实。”

    “段大人,这东西不是工部出品吗?”

    段伦摇头一笑:“这东西我也是刚见过。”

    “奇怪。”

    大臣们好奇道:“不会是民间的贡品吧?”

    就在群臣的目光,都集中在那炉子上的时候,一声大喝传来。

    “陛下驾到!”

    “恭迎陛下!”

    一众大臣纷纷站回原位,躬身道。

    大唐的人从来不行跪拜之礼,就算是面对皇帝,最多也就是躬身行礼。

    “朕安!”

    李世民坐下,张阿难高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绝对不可能没事。

    年关之前的最后一次大朝会,三省六部按照惯例汇报今年的情况,还有礼部,鸿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