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本满见群臣的目光都落在了自己的身上,越发的激动了起来。

    这一次,他要一雪前耻了。

    而长孙无忌看向杨本满的目光,就像是要吃人一样。

    长安城里的权贵们,都有自己的生财之道,铁和钢虽然是稀罕之物,但是长孙家也没有做的很过分。

    “启禀陛下,长安城的铁、钢之所以涨价,是因为大唐国力日益强盛,百姓生活越来越富裕,对于铁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兵部这些年也在不断的更换新的武器,所以杨御史所说的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完全是无稽之谈。”

    长孙无忌被人当众指责,自然要为自己辩解几句。

    长孙无忌一开始还有些心虚,不过转念一想,又多了几分信心。

    哄抬价格的事情,没有确凿的证据,再怎么扯皮,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至于囤积居奇这种事情,他们不是没有做过,但也有其他的解释。

    许敬宗不是说要大量采购钢筋吗?

    自家仓库里储存了多少精铁,普通人还真不清楚。

    就算传出去,也会被认为是为观狮山书院的交接做准备。

    长孙无忌想着想着,嘴角就忍不住勾起一抹笑意,这样一来,他的反驳就更有说服力了。

    “赵国公,您贵为当朝国公,屡得国恩,却只顾自己一己之私,不顾朝廷安危,不顾百姓安危,你去问问户部,有没有同意?兵部同意了?工部同意了?”

    杨本满学乖了。

    这一次,他要把水搅浑,把兵部、工部两位尚书牵扯进来,才是最有利的。

    毕竟,他弹劾长孙无忌,也没有想过要对他做什么。

    其实杨本满心里很清楚,只要长孙无忌没有谋反之心,他再怎么弹劾,也伤不到他。

    但是,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把水搅得越浑,名声自然也就越高。

    不管怎么说,户部,工部,甚至是兵部,对于钢铁的涨价,都是怨声载道的。

    而长孙家在关中的铁、钢的垄断地位,也是众人皆知的。

    长孙无忌再怎么狡辩,也不会有人相信长孙家与此事无关。

    “戴爱卿,阎爱卿,侯爱卿,诸位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