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我老实点。”
距离文登县城十里之外,一群人正在忙碌的修筑着一条水泥路。
工地上,不时有监工拿着皮鞭,抽打那些行动迟缓的奴隶。
是的,奴隶!
从登州出发,这一路走来,十之八九的人都是奴隶。
淳于家的捕奴队俘虏了大量的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的奴隶。
之前淳于家的捕奴队,主要就是抓些青壮少女,带回登州以及周边州府贩卖。
自从朝廷传出要在洛阳和登州之间修水泥路的消息后,淳于家便加大了出巡的力度,每隔数日,就会有一批奴隶从海上运来。
今天,至少有一万多名奴隶在修路。
淳于风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工地,笑得合不拢嘴。
这条水泥路给登州府带来了多少好处,他是知道的。
身为登州土著的淳于家,自然也是沾了不少光。
别说水泥作坊和砂石作坊了,光是这条水泥路,就能给他带来巨大的利益。
因此,他对这条水泥路非常上心。
甚至,连户部和工部都没有派人监督,而登州刺史府每天都会派人来监督。
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收益,如果有人敢拖后腿,淳于风绝对会发火。
“他们还好吗?”
淳于风看向一旁的淳于安,问道。
“使者大人,这群奴隶比我们想象中要老实得多,除了一开始偶尔有几个偷奸耍滑之外,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
淳于风听着淳于安的话,眼眸中闪过了一丝诧异。
“没日没夜的干活,还不给工钱,他们怎么这么安分?”
“是啊。我一开始也觉得奇怪,后来仔细一看,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淳于安解释道,“那些被新罗百济和高句丽抓来的奴隶,都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可是在登州,不但天天有吃的,还能吃到肉,这是他们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生活。”
说到这里,淳于安忍不住有些得意。
作为一个大唐人,我以此为荣!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从捕鱼队买两艘飞剪船,扩大奴隶的数量。我听说倭国人口不少,虽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