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自认文采不错,但跟那人比起来,还是差了一大截。

    所以,他才有了引荐的想法。

    这是一种爱才之心,也是一种讨好上司的方式。

    自古以来,和领导家人打好关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是吗?能让登善都认输,我还真有些好奇。那我倒要看看,他到底有多厉害。”

    李想并不知道,褚遂良回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

    不过,没过多久,便有一名与他年纪相仿的青年被人带了进来。

    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傲气,但是态度却很谦虚。

    “草民骆宾王,拜见王爷。”

    “骆宾王”

    李想神色稍稍一怔,但很快就释然了。

    历史上的大人物,他见得多了,多一个骆宾王又有什么关系?

    不过,李想对初唐四杰之一,一扫六朝文学颓势,革新初唐诗风,为大唐诗坛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才子,多少有些好奇。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才子。

    “王爷,你可听说过他?”

    褚遂良清楚地看到了李想那呆滞的表情,心中有些疑惑。

    在将这位骆宾王带到燕王府给公主当教习之前,他可是做足了功课的。

    骆宾王的父亲,曾经是青州的博昌县县令,后来被杀。

    这也是骆宾王出身贫寒的原因。

    千万不要小看寒微,这个寒微与后世的寒微不一样。

    他7岁就能作诗,人称“神童”

    不幸的是,骆宾王在其父去世后,流落到了博山,后来搬到了兖州的瑕丘县,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兖州距离登州并不远,这些年来,登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传到了周边的州县,去登州谋生的人也越来越多。

    骆宾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去登州府讨生活的。

    “早就听说过这首诗,没想到还能见到真人。”

    李想这才想起来,前些日子,小玉米唱的那首“鹅鹅鹅”,现在正主就出现在他面前了。

    这首诗是骆宾王七岁时所作,已经传遍了长安城,如果李想不小心“偷诗”了,那可就丢人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