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的这些,原本以为打败颉利,大唐就能摆脱困境,谁知现在的情况更加危急,也确实不能再生事端了。
这时候若是重新议论储位,确实容易引发巨大的动荡,还是先拖着吧,事缓则圆。
太子虽然人不在,但东宫在朝堂中的势力却更加庞大了。
大唐的长孙无忌和侯君集,草原的执思失力和阿史那思摩,再加上在大唐北部漠南的突利部,侍渎将领们。不知不觉间,太子在朝中的势力已然是根深蒂固,不可撼动了。
从朝庭到地方,从文臣到武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群体。
太子一系的力量发展的太快了,已经有些宣宾夺主,威胁到李世民的存在了。
这也就是太子缺失,若是太子在长安,恐怕李世民就睡不着了。
想到这里,房玄龄忽然脑中闪过一个离奇的想法。
在见过太子献上的分封制和对历朝历代的经验总结后,房玄龄就惊为天人,深深的为少年太子如渊似海的智慧和天马行空的设想所折服了,对于对大局有如此深刻认识的太子的能力也有了些判断。
再加上现在东宫一系在朝中的势力,若是太子回归,几乎就是另一个皇帝了。
依太子的智慧,会不会早就料到现在的局面了,所以将自己这条大龙中点晴的最关键一颗棋子给抽出去了。
使得整个太子系的势力因为太子的缺失,而有实无名,失去了凝聚力和活力,更没有了和李世民掰腕子的实力。
若是这样的话,那太子应该就没有死?
而是躲在草原某个地方,或许等到未来需要继承皇位的时候,再神兵天降,将这几块势力给串联到一起,以绝对的优势拿下皇位。
这样即避免了威压李世民,造成双头政治格局。
又增加了大唐的实力,将太子一系的力量和皇权结合在一起,让李世民能从容进行各种布署和改革,不然太子怎么会在临走前,将大唐未来二十年的规划都告诉皇上了呢?
这样一看,太子对于长期离开是有安排的。
想到这里,房玄龄心中涌起激动的兴奋,张口就欲将自己猜测告诉李世民。
但话到临出口的那一刻,房玄龄却突然止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