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魏无问嘴里那个不说好话的姑娘原来就是乔悠,而乔悠也坦诚的告诉林思然当时在桃林她拒绝魏无问时,她听的清清楚楚。
秦淮之自然高兴,他本来就怕悠悠平时孤单,几个孩子都安排完后她会失落,现在竟然有了手帕交,林家小姐性格温婉,上一世与何宋结成连理后,孝敬长辈,打理家产都井井有条,本来何府只是普通人家,在林姑娘的打理下,名下几处产业都风生水起,不过五年时间一跃成为京里数得上的富户,惹得不少主母扼腕为什么没早些求娶这样出色的儿媳。
就是不知道为什么林姑娘婚后给何宋纳了好几房小妾
林思然来京城时间长,平时打理铺子庄子对生意颇有心得,在收下乔悠送来的几块墨后,更对这个看似娇滴滴的姑娘心生好感 ,她们都是一样的,靠自己的双手让生活过的好。
自告奋勇的帮她找铺子,最后在浮锦阁后街相中一间小商铺,这家铺子原来是卖毛笔的,生意不好儿子不愿费心打理,只想换点儿银子回老家生活。
整个铺子呈“凸”字型,门脸不大,不过后面却空间不小,这也是没人愿意买的原因,这条街的商铺都是买文房的,别人家的门面要么大气磅礴要么清新雅致,无一例外都很抓人眼球。
而这个铺子只能放得下小小牌匾,经常被人忽略,难怪生意不好。
不过乔悠却喜欢,这间铺子虽然前面不大,但是她的墨产量也少,要的就是口碑和小众,后面可以一分为二,一半用于工人们生产,一半也可供人休息,何况京城寸土寸金,一间铺子两千两还是很划算的。
朱大叔从乔悠开始制墨的时候就跟着她,对这些步骤十分清楚,乔悠便将生产加工的事儿交给朱大叔,见乔安喜欢做生意,就让乔安试试打理铺子,牌匾由秦淮之亲自题字,用的还是小篆,与墨块上的醉墨二字相同,黑底描金,古朴厚重。
这一忙,转眼就是放榜日了
金榜题名,因殿试发榜用黄纸,表里二层,分大小金榜,小金榜进呈皇帝御览后存档大内,大金榜用皇帝之宝,传胪后由礼部尚书奉皇榜送出太和中门,至东长安门外张挂在宫墙壁,故考中进士者称金榜题名,金榜按殿试成绩将进士分为三甲,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