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努力平抑下激荡的心绪,继续往下看,《死水》《囚歌》《祈祷》等等,一首首爱国诗让他情难自禁。
许久,陶成章和鲁迅终于看完了手中的诗。
他们目光湛湛,情绪激荡,但最终只汇聚成了一句话:“殷兄大才!”
他们是真没有想到,白话诗也能写得这么优美,也能写得这么慷慨悲壮,让人情绪激荡,难以自拔。
殷启温文而笑,说道:“你们觉得还可以就行。”
鲁迅声音不由拔高了,兴奋地说道:“岂止还行。殷兄,我现在对于我们民报信心更足了,你的这些白话诗一旦发表,必定会引得文坛震荡,开一方先河。”
陶成章连连点头,说道:“不错。可以看得出来,殷兄在这方面浸淫已久,这些诗都已经非常成熟了,绝不像是刚写出来的。”
果然,那些谣言都是恶意中伤殷启的。
陶成章和鲁迅同时想着。
因为写诗需要情绪,这么多诗绝不可能在短短六天写得出来。
殷启自然不能说自己是抄袭的,于是点头默认。
接下来,陶成章和鲁迅又凑在一起,看起了《射雕英雄传》,很快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了进去。
这个时期虽然也有武侠小说,但都还不成熟,剧情也都是记流水账,哪里比得上已经非常成熟的武侠小说代表《射雕英雄传》。
直到傍晚时,俩人才看完小说,不舍地抬头。
鲁迅叹道:“殷兄,你这小说写得太好看了,让人不知不觉中着迷。我相信登报以后,肯定会大受欢迎,所有人都会忍不住持续购买我们的报纸。”
陶成章亦是信心十足,说道:“或许要不了多久,我们的报纸就能卖到杭州、宁波,甚至是上海、苏州等地,传遍大江南北。”
殷启笑了笑,说道:“接下来民报如何发展,就看伱们的了。对了,登报时用我的笔名西门要吹雪,你们最好也用个笔名。”
用笔名不是为了故弄玄虚,而是为了自我保护。
特别是民报,是满清底线的边缘试探,搞不好哪天就会因为某篇文章得罪了朝廷,到时候报社可以用不知道作者真实身份推脱。
陶成章和鲁迅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