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报童们累得够呛,不断跑回报社增拿报纸。
“怎么就没了!”
殷母也是惊呼道:“还真是,有种异样之美。”
除非报社刊登违禁文章。
知府同样也在看报纸,同样也不喜欢白话文。
一大清早,数十个报童就穿着统一的服饰,挎着个布包,里面塞满了报纸。他们分区域的沿街叫喊,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只不过他不喜欢归不喜欢,用白话文写文章又不犯法。
在绍兴,那还是第一次。
或许,这民报也是受他们指使成立的也说不定。
“这写的什么狗屁东西,如此直白,是给读书人看得么?”
“杭州成立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前身),表示要培养出更好的蚕种!”
……
…………
他意犹未尽,但也只能等到明天了。
殷成涛皱眉,他发现这篇文章竟然是用口语写的。
报纸,在这个时代还是稀罕物,只有大城市才有。
……
他们气得直哆嗦,厉喝着:
“爹,娘,你们看,这诗和小说都是一个人写的,叫什么西门要吹雪,这个笔名真是奇怪。咦,这个常识也是他写的,原来天上的云朵是水蒸发后形成,难怪有乌云的时候才会下雨,这个人真有才华。”
至少这口号,不能喊错了。
但对于一些老儒来说,这报纸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祸国殃民。
“如玷污圣人之学,这三人都该死!”
殷成涛神色一凝,他快速浏览了整张报纸,发现全部都是用白话文写成。
结果这一看,就直接陷了进去。
“只要两文钱,就能放眼看世界!”
“有辱斯文,简直是有辱斯文。这陶耳山人、鲁迅、西门要吹雪简直把书读到狗身上去了,行文如此不堪入目。”
接下来是时事,报道了国内的一些大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戊戌变法各方奔走,在各地建立变法图强的学会,以及新式学堂和报刊。
他可不想沾染麻烦。
殷诗诗美眸中异彩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