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肯定只有他才会一心为我们着想。这水利工程修好了,最终收益的还不是我们。”
“州衙好像没有限定人员,岂不是我们全家都可以上场?”
……
百姓们兴奋不已,奔走相告。
虽然家没了,田地也没了,但通过为州衙做工,他们或许可以赚得更多。
毕竟收获了粮食还得交税,落到他们手中的不多。
当然,百姓欢呼声,也有愤恨的声音,比如‘凭什么啊,这赈灾不就是朝廷养着我们么,我们凭什么还要干活’之类的。
但敢发出这样声音的人,很快就引来乡民的围讦。
殷启坐镇洪城,不断颁布各种政令。
几乎一日之间,洪州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
到处都是干劲十足的百姓,他们在官府的安排下,开始清理和拓宽河道,修筑水渠,挖深湖泊。
实际上,在这场建设中,百姓只是辅助,主力是修炼土系和水系功法的修士。
最难最苦的工程,他们全包了。
与此同时,各乡镇的砖瓦窑也都建立了起来。
有土系修士出手,一个烧制砖瓦的窑,不到半天功夫就能建好。
造桥铺路,同样也差不多。
随着第一批砖瓦被烧制后,殷启被安排人在合适的位置建立村落,相比于以前自发形成的村落,他划定的位置更加合理。
即靠近水源,又靠近道路,出现便利。
除了砖瓦、木材、家具厂以外,殷启还建立了烧陶、采矿、冶炼、造船等厂,力求灾后重建所需都能够自给自足,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
州衙每天花钱如流水,看得姜义他们是心惊胆战。
万一灾后重建不如殷启所说,那最后洪州那怕建设得再好,也会成为朝臣攻击的地方。
本来两王相争,殷启长于政事。
若是这第一道考核就输了,殷启基本上就等于提前出局了。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
灾后重建之事,庞大而复杂。
前半个月,殷启忙得昏天地暗,每天睡眠不足三个小时。
也幸好他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