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不会没有教授过弟子。
只不过,刘备不喜读书,时间全浪费在与那些官宦子弟厮混上了。
《尉缭子》全文二十九篇,他最多,也就能背出个篇。
真真是……
书到用时,方恨少呐!
刘备暗暗发誓,以后得空了,定要多读些书。
只不过,眼下么……
刘备决定,赌一把!
“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不得已而用之……”
其实吧,刘备也不是完全在赌运气。
《尉缭子》通篇三万四千八百余字,他偏偏就挑这几句来说,自是有他的道理!
刘备的眼神,真的很不错。
昏暗摇曳的烛火下,他却能清晰的看清,那本《尉缭子》里,正插有一张书笺!
而书笺的位置,差不多,就是第六至第十篇的位置!
第六篇,守权!
第七篇,十二陵!
第八篇,武议!
第九篇,将理!
第十篇,原官!
至于说,为何这五篇里,刘备为何又偏偏,选定了这第八篇。
原因,也很简单。
因为呐,别的,他不会!
刘备内心忐忑不安,但面上,硬撑着,作出了一副,智珠在握的表情。
成不成,就看这一把了!
成,平步青云!
不成……
不成的话……
管他哩!
反正,也不能再差了!
刘备除了脸皮有够厚,心态上,倒也像极了他老祖宗。
汉高祖,刘邦!
“贤侄……”
刘焉一开口,便让刘备心中大定。
在此之前,虽然刘焉名义上,认下了刘备这个族侄,但始终称呼刘备为玄德。
按说,刘焉称刘备为玄德,也没什么不对。
但刘备很清楚,他还没有入得了,刘焉的法眼。
此时,当他听闻刘焉说出贤侄两字,刘备哪里还不明白。
他,赌对了!
“贤侄果然是,名师出高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