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内炭火哔哔作响,牟轩屈指弹飞沾着朱砂的情报卷宗,羊皮纸在檀木桌案上滚出暗红纹路。
沈瑶手腕微倾,木塔吊坠折射的光斑正巧罩住莲花酥里掉落的彩绘纸条,那些孩童稚气的青铜桩花纹竟与炭盆边缘渐焦的契丹文产生了某种共鸣。
\"经纬度交叠处是敦煌西南四十里。\"沈瑶用银簪尖划过酥皮碎屑,甜腻的桂花香里混进硝石气味,\"七年前科考队失踪的补给站。\"
牟轩忽然握住她执簪的手,簪头沾着的朱砂在青铜桩花纹上拖出血线。
两人对视的刹那,帐篷外传来齐信使不耐烦的踱步声,军靴铁掌碾碎冻土的脆响里裹着火星子。
当十八盏青铜烛台照亮军帐,于情报分析师正用镊子夹着放大镜核对拓片。
镜片反光在他鼻梁割出冷硬的线条:\"蒋线人提供的西夏军械库坐标,与孩子们涂鸦的青铜桩位置重叠率976——精确得就像有人精心设计的陷阱。\"
\"陷阱里才能摸到狐狸尾巴。\"齐信使猛地撑住桌沿,腰间佩刀撞得青铜烛台嗡嗡震颤。
他脖颈暴起的青筋映着烛火,像条急于破土而出的蚯蚓,\"等你们这群书呆子算完概率,鞑子的马蹄早踏平长城了!\"
沈瑶突然轻笑出声。
她指尖捻着莲花酥碎屑在沙盘上洒落,糖霜在敦煌地貌模型上堆出雪线:\"贺情报员傍晚送来的水文图,恰好缺了疏勒河这段支流。\"木塔吊坠垂下的银链忽然缠住沙盘边的青铜罗盘,磁针剧烈晃动间指向蒋线人提供的坐标。
争论声戛然而止。
牟轩拾起沙盘边缘的孔明灯残片,灯纸上《太白阴经》的字迹正在朱砂浸染下褪色。
他忽然将残片按在青铜罗盘背面,两者嵌合时发出的机括声让于情报分析师眼镜滑落鼻梁。
\"三百年前的都护府血书\"牟轩转动罗盘,帐篷顶端的星图开始投射交错的光线,\"用的是辽代官窑特制的血砂,遇青铜氧化会产生孔雀蓝斑纹。\"他指尖掠过沈瑶腕间吊坠,那些契丹小字突然在星图里游动起来,最终拼成与贺情报员批注相同的笔锋走势。
于情报分析师突然扯开领口,露出颈间挂着的小铜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