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元宝大队的第二天,已经是7月5日。
1978年的高考日期定于7月20到22日,所以距离最终决定知青们命运的时间只有半个月了。
苏豫早上出门后就直接去了知青点,他交给周文楠一份凭借他超强记忆,整理出来的一份与78年高考题目题型类似的试卷。
真把这套试卷都弄明白了,考上个一般大学肯定没有问题。
“你们大家现在相互抄一份这个试卷,这是我托豫北大学的一名教授搞来的一套猜题试卷,请你们每个人务必认认真真先做一遍,我明天来给你们正确答案。”
之前一共十六名知青,除了苏豫和已经回城的郭传生,还剩下的十四名知青,一个个头点得像小鸡啄米。
苏豫现在在他们的心目中已经牛逼到不行。
被录取了豫北大学,偏偏人家还就要留在元宝大队,还盖了那么好的新瓦房,老婆孩子热炕头,妥妥地人生赢家啊。
离开了知青点,苏豫直接去了红薯地。
出去了一个星期,他得去看看红薯的情况,虽然移栽的有些晚,但母土改良后的土壤作用不可小觑,完全可以在七月底,最迟八月初成熟。
这几百亩红薯的惊人产量,会对他后续的人生规划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保守点,这一茬的亩产能到五千斤,但从他根据红薯的具体生长情况来估算,亩产应该不会低于六千斤。
这个年代,这个品种,这种产量,很吓人了。
这是一个会引起轰动的数字,他需要这种轰动效应为他保驾护航。
小文军的身影在茂盛的红薯地里穿梭忙碌着,拔草施肥,干得很起劲。
苏豫之前教他将一些不需要的枝蔓去除,这样会让留下的红薯根茎得到更多养分,从而长得更大更好,他都会很认真地去做。
半年来,小文军长高长壮实了不少,对苏豫也是越发的依赖,空闲时也跟着补习了不少文化知识。
临近晌午,天实在太热,苏豫正准备叫小文军跟他一起回家吃饭。
早上出门前,他让赵小茹今天熬了一锅绿豆粥,知青点那边他也带了一些绿豆过去,以防他们中暑。
远远地,就见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