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食堂。
苏明月主动帮忙,顺利拿到刑事档案复印资料。
尸检报告,现场照片……
虽说不上多么详细,至少也是应有尽有。
杨聪仔细看完,没有发现疑点。
最后的希望,寄托在那个棕色笔记本上。
他解释道:“陈梦玲就算自杀,也会给我留话,就像给她妈妈的字条一样。”
“可明面上,她并没有。”
“我推测给我的话,就藏在这个笔记本里。”
苏明月张张嘴,实在不想扫兴,把话咽了回去,结果一咬牙还是开了口:“很遗憾,这个笔记本里并没有额外的玄机,我爸他们都仔细检查过了。”
“至于留给你的话…”
“也没听我爸说起,应该也没有。”
“也许吧。”杨聪并不灰心,想着一定是警方没有留心注意到,或者看到了也没有深究,“你可能不知道,虽然最初的推理是她教我的,但是我的推理能力比她强,而她更擅长解谜,就像《达芬奇密码》那样。”
“按照她的说法…”
“我是一个纯粹的现实主义者,思维的方式往往都有实实在在的依据,言谈,穿着,动作,神态……而她更喜欢天马行空的想象,创造谜语,制造谜题,天文地理,乡土人情,古今中外……”
“总之,无论自杀还是他杀…”
“她都很可能会留下线索,也许她的死,就是和我玩的最后一个解谜游戏,而谜面甚至谜底,就藏在这个死都舍不得松开的笔记本里。”
听杨聪这么一说,苏明月更倾向于陈梦玲不是自杀,认为有必要再看看这个笔记本。
两颗脑袋凑到一块儿,翻看笔记本。
棕色封皮包裹的笔记本,很有些纸页被血染过,现在已呈暗红色。
杨聪没有急着翻到最后,而是凭借记忆,辨识某些被血污染的字迹,从扉页开始,又将所有内容仔细看一遍。
然而,没有线索。
更遗憾的是,《灵魂摆渡》也没有留下线索。
不过,这倒在情理之中。
因为他虽然是第一次看完整版,但早就听陈梦玲说起过灵感和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