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上学堂念书了?
不是下个月吗?
终于听明白了的沈守礼和沈守信也连忙跑了过来。
沈守信问:“学,学堂?
你家六郎现在就上学去了,怎么不和我家三郎四郎说啊?”
“为啥我说?”
“当然是……,哎不是,你咋没向爹娘要束脩啊?我家三郎四郎也得去读书,爹娘,您一块给了吧。
老四,你先别走,我带着四郎、三郎跟你一块去学堂。”
沈守信很快就把重点找到了。
老四说的没毛病啊!
孩子们能这个月上学就能多念几天的书啊。
那为啥非要等下个月再去上,白白浪费这些日子可是自家的损失!
到底是老四会钻营。
他们二房可不能被拉下了~
沈守礼也道:“还有我家五郎也一块。”
钱氏和孙氏这两妯娌难得想到一起去了。
听到这里,这俩妯娌跑回屋里去抱孩子们的被褥也往骡子车上装~
沈守义也没拦。
早晚的事儿。
再说了,都一起了,那他也还能找补一点。
沈守义把沈书凡在县城要用到的东西都装好后,去堂屋拿了四两银子。
提前就说好的,和大房的一样的。
每个孩子三两银子的束脩,一两银子的拜师礼,都是堂屋里出的。
他们四个房头的都是一样的。
沈老汉本来还打算送四个孙子去学堂。
可有些气到了,他就把银子给出去让他们各房自己忙活去了。
也省的都以为读书多么容易似的。
沈守义拿了银子没有马上出堂屋,而是又伸出了手:“对了,爹,这租骡子车的钱也得出了吧,大哥坐了这么些年的马车钱每次都您出的。”
本来只有他们四房的用骡子车,他还不知道怎么开口要的。
这下好了,各房头都用,那这就爹娘出了呗。
沈老汉:“……”
沈婆子:“……”
他们老夫妻俩就是欠他们的!
大头都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