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听闻朱元璋那一句“容朕再考虑考虑”,一颗心瞬间沉了下去,好似坠入了无尽的冰窖。他太清楚皇帝的为人了,朱元璋向来行事谨慎,思虑周全,此次这般犹豫,显然是在航海计划的利弊之间艰难权衡。而这,无疑意味着航海计划在这关键时刻,暂时陷入了僵局。
散朝的钟声敲响,大臣们鱼贯而出,林墨却觉得自己的双腿像是被灌了铅一般沉重。他心急如焚,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航海途中那波澜壮阔的景象,那些与异域岛屿建立联系的画面,还有那些奇珍异宝、作物种子背后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此刻,他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之中,每一分每一秒都像是在从指缝间溜走的细沙,无比珍贵,却又难以挽留。
他心里明白,航海事业历经千辛万苦才走到今天,耗费了无数的人力、物力和心血。若不能尽快采取有效的行动,去说服皇帝,去改变这僵持的局面,这来之不易的航海事业,很可能就如同夜空中那璀璨的烟火,刚刚绽放出绚丽的光芒,便会在转瞬之间迅速熄灭,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于是,林墨开始四处奔走,拉拢支持航海的大臣。他第一个想到的,便是户部尚书李大人。李大人为人正直,为官清廉,眼光独到,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见解和敏锐的洞察力。林墨马不停蹄地来到李大人府上,此时的他,衣衫有些凌乱,头发也有些蓬乱,但眼神中却透着坚定与执着。他见到李大人后,顾不上寒暄,便迫不及待地向他详细阐述了航海对国家经济的促进作用。
“李大人,您想想,若是我们能持续开展海外贸易,我大明的丝绸、瓷器等精美工艺品,必将在海外市场上大放异彩,销量必定会大幅增长。这不仅能带动丝绸纺织、瓷器烧制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无数百姓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增加国家的税收,充实国库。而且,我们还可以从海外引进一些稀缺资源,比如特殊的矿石、先进的生产工具等,进一步推动大明各行各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 林墨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李大人听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林大人所言极是,这航海之事,从长远来看,确实对我大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益处。只是这前期投入巨大,需要大量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