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循的大军已到了淮口!”这消息就像一股狂风,瞬间席卷了全城。
大街小巷,角角落落,无不充斥着紧张与焦虑的气息。
戒严的令旗在城头高高飘扬,随风猎猎作响,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兵器,巡逻的身影在街道上穿梭,如同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铁壁。
琅琊王司马德文站在皇宫的城楼上,肩负着守卫皇宫的重任。
他的神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他知道,这一战关乎国家的命运,关乎皇室的荣辱,他必须全力以赴,守护好这片土地。
而此时的刘裕,这位身经百战的将领,正亲自带兵屯驻在石头城。
石头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抵御外敌的关键之地。
刘裕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波涛汹涌的江面,心中明白,这场仗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危,更关乎他家族的荣辱。
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刘裕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他派谘议参军刘粹把自己年仅四岁的三儿子刘义隆送往京口。
这一举动,无疑是在向全军宣告:我刘裕,愿意牺牲家庭来保卫这片土地,与大家共生死!
将士们看到这一幕,无不感动涕零,纷纷表示要誓死效忠刘裕,共同抵御外敌。
夜幕降临,石头城的大帐内灯火通明,气氛严肃。
刘裕把将领们都召集到了一起,准备商讨应敌之策。
他环视四周,缓缓开口:“诸位,如果贼兵从新亭直扑过来,那我们的形势就相当危急了。
到时候,我们只能暂且避其锋芒,寻找反击的机会。”
一位将领担忧地问道:“将军,那如果他们不退呢?”
刘裕沉思片刻,坚定地说:“将来的胜负,还很难说。
但要是他们退回西岸,那贼兵的士气必然受挫。
那时,就是我们反击的好时机!”
说完,他再次登上城楼,向西边眺望。
只见远处江面波光粼粼,山青水秀,宛如一幅宁静的画卷。
但刘裕知道,这平静之下暗流涌动,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既有期待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