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渠董一看大势已去,就逃进姑臧城躲了起来。
这时候,刘絜却犯了个糊涂。他听信了占卜人的预言,说继续追击会有不祥之兆,就召回军队没有乘胜追击。
这可把拓跋焘气得不轻,但他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大战在即,不能因小失大。
没过多久,沮渠牧犍的侄儿沮渠祖竟然翻越城墙投降了北魏军。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啊!
沮渠祖一投降,就把沮渠牧犍的底细都向拓跋焘汇报了个一清二楚。
拓跋焘一听,心里更有底了。
再说源贺,他也没闲着,成功招抚了他祖父的旧部。
这样一来,北魏的势力就更壮大了。拓跋焘看时机成熟,就集中全力攻城。
那攻城战打得叫一个激烈啊,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终于,到了九月,沮渠牧犍的另一个侄儿沮渠万年也率领自己的部众投降了北魏。
这可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沮渠牧犍一看这形势,心里就彻底凉了半截。
姑臧随即被北魏拿下,沮渠牧犍也被俘虏了。
拓跋焘下令解开沮渠牧犍的绳索,还以礼相待。
这举动可让不少人感到意外,但拓跋焘心里明白,他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他要用自己的仁德来感化北凉的百姓和将士,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归顺北魏。
拿下姑臧后,拓跋焘下令向地方各郡宣布消息。
这消息一传开,各族胡人投降北魏的又有几十万。
他们一看北魏这么强大,又这么仁德,都纷纷表示愿意归顺。
虽然北凉地方实力犹在,但那些势力都是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
拓跋焘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他命令北魏的将士们乘胜追击,把这些势力一一拔除。
北凉基本宣告灭亡了。
拓跋焘站在姑臧的城头上,望着这片曾经属于北凉的土地,心里感慨万千。
他转身对一位将领说:“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将领想了想,问道:“陛下,是先安抚百姓,还是直接整顿吏治?”
拓跋焘沉思了一会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