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主消消气。
“父皇,高允也是一片忠心,他只是实话实说罢了。
崔浩虽然有过错,但罪不至死,更何况要夷灭五族,这实在太过残忍了。”
太子晃急切地说道。
魏主瞪了太子一眼,怒气未消:“哼!你懂什么?
崔浩那厮,妄图篡改国史,罪大恶极!
朕不杀他,难以平愤!”
太子晃连连磕头,额头都磕红了,恳求魏主三思而后行。魏主看着太子那诚恳的样子,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了一些。
他沉吟了片刻,终于挥了挥手:“罢了,罢了,看在太子的面上,就饶高允一命。
不过,崔浩那厮,绝不能轻饶!
但夷五族之事,就暂且作罢,只诛其本人及直系亲属吧。”
就这样,崔浩被诛杀了,他的直系亲属也被处死。
其余僚属,只杀了本人,没有再株连九族。
太子晃心里虽然有些难过,但也知道这是魏主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然而,高允却因此事与太子产生了嫌隙。
太子怪他不听自己的,触怒了魏主。
高允却一脸坦然,对太子说:“太子殿下,史书记载善恶,是为了垂戒今古。
崔浩修史,并未违反大礼,不应加诛。
我与崔浩同事多年,深知他的为人。
他虽有过错,但罪不至死。
我直言相谏,只是希望魏主能够明辨是非,不要错杀好人。”
太子听了,动容称赞:“高允,你真是个忠直之人!”
这话不知怎的传到了魏主耳朵里,他听了也有些悔意。
这时,有人来报,尚书李孝伯病重了。
魏主叹了口气,惋惜地说:“李孝伯可是个能臣啊,就这么病了,真是可惜。”
旁边有人误传李孝伯已经死了,魏主更是叹惜不已。
过了一会儿,魏主又自言自语:“唉,我差点失言了。应该说‘崔司徒可惜’才是。
崔浩虽然有过,但也是个难得的人才啊。”
没想到,李孝伯命大,竟然病愈了。
魏主大喜过望,立刻让他代崔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