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宋主彧(yu)手里就只剩下丹阳、淮南等几个地方了,局势糟糕透顶。
他急忙派建安王休仁去统管各路军队,又让王玄谟当江州刺史,辅助休仁。
沈攸之则被派去当寻阳太守,带了一万兵马,驻守在虎槛。
休仁他们刚出都城往西没几天,东南边就传来了坏消息。
会稽太守寻阳王那帮人,已经打到永世县了,离建康就几百里路。
这消息一传开,都城里的人都慌了神,吓得不行。
宋主彧赶紧把大臣们都召来商量对策。
蔡兴宗站出来说:“陛下,现在天下到处都是反叛的,各有各的打算。
咱们得稳住,对人得真心实意。
那些反叛人的亲戚,宫里宫外都有。
要是咱们按法律治罪,可就坏了,说不定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所以,咱们得赶紧发个明诏,告诉大家,谁犯罪就治谁,不连累家人。”
宋主彧听了,心里一下子亮堂了,连连点头称赞:“好啊,好啊!就按照你说的办!”
说完,他就依着蔡兴宗的建议,开始执行起来了。
刚过了两天,又传来豫州要投靠叛军的消息。
豫州刺史殷琰的家人大多都在建康,他本来是不想跟着寻阳那边干的。
可是建武司马刘顺,就像是寻阳的说客,一个劲儿地劝殷琰背叛东边,投靠西边。
殷琰心里头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右卫将军柳光世跑到彭城去了。
路过寿阳的时候,他还说建康肯定守不住。
再加上豫州参军杜叔宝一个劲儿地逼迫威胁。
殷琰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最后没办法,只好响应了子勋。
宋主彧一听这消息,心里头又添堵了,赶紧把兴宗他们召来商量。
他紧锁眉头,一脸焦急地说道:“这天下尚未安定,殷琰竟又起兵叛乱,这可如何是好?”
兴宗镇定自若地回应道:“主公,我们之前已明言‘叛党家属不予株连’,此举实乃安定民心之良策。
民心既定,平叛之日可期。”
宋主彧闻言,点头